
心理咨询师证,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是证明持证人具备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法定证书,心理咨询师证是哪一年开始有的呢?
要了解心理咨询师证的起源,我们需要从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历史说起,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业服务,起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精神心理问题,国家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设立心理学研究机构,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由于历史原因,心理咨询行业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逐渐增加,心理咨询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对心理咨询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家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认证工作进行了规范和制度化。
1993年,原劳动部颁布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办法》,正式将心理咨询师纳入职业资格认证范围,1994年,原劳动部、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的相关政策和要求,根据这一通知,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分为初、中、高级三个层次,分别对应助理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和高级心理咨询师。
1995年,原劳动部、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同年,原劳动部、卫生部还发布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标准(试行)》,为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提供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自1995年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启动以来,我国心理咨询师队伍不断壮大,心理咨询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对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多次调整和完善。
2007年,国家对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合并,统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组织实施,同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办法》,对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组织、报名、考试、成绩查询等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
心理咨询师证是从1995年开始有的,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20多年里,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心理咨询师队伍不断壮大,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心理咨询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心理健康事业的重视,心理咨询师证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心理咨询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