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师证书考试原题答案
选择题
1、心理咨询师的基本职责是:
A. 诊断心理问题
B. 提供心理治疗
C. 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
D. 所有以上选项
答案:D
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保持的原则是:
A. 尊重个体
B. 保密原则
C. 中立原则
D. 所有以上选项
答案:D
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包括:
A. 保护个体免受伤害
B. 促进个体成长
C. 维护咨询师的专业地位
D. 所有以上选项
答案:D
4、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避免的行为包括:
A. 双重关系
B. 利用个案谋取私利
C. 泄露个案信息
D. 所有以上选项
答案:D
5、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具备的技能包括:
A. 倾听技能
B. 沟通技能
C. 评估技能
D. 所有以上选项
答案:D
判断题
1、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个体的评判。(正确)
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个体的情感反应。(错误)
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个体的指导和建议。(错误)
4、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个体的共情。(错误)
5、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个体的支持和鼓励。(错误)
简答题
1、请简述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如何建立信任关系?
答: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建立信任关系的方法包括:
(1)真诚:心理咨询师应对个案表现出真诚的态度,不做作,不虚伪。
(2)尊重:心理咨询师应尊重个案的感受、观点和价值观,不评判、不指责。
(3)倾听:心理咨询师应耐心倾听个案的诉求,不打断、不插话。
(4)保密:心理咨询师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泄露个案的隐私信息。
(5)专业:心理咨询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个案提供有效的帮助。
2、请简述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如何进行评估?
答: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进行评估的方法包括:
(1)收集个案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职业、家庭背景等。
(2)了解个案的心理问题:如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的问题。
(3)评估个案的心理状况:如心理测试、观察、访谈等方法。
(4)分析个案的心理问题成因:如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5)制定个案的咨询计划:如目标设定、干预策略、评估方法等。
3、请简述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如何进行干预?
答: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进行干预的方法包括:
(1)提供情感支持:如倾听、共情、安慰等方法,帮助个案缓解情绪困扰。
(2)提供认知指导:如解释、澄清、建议等方法,帮助个案调整认知偏差。
(3)提供行为训练:如示范、模仿、反馈等方法,帮助个案改善行为习惯。
(4)提供心理教育:如讲座、培训、阅读等方法,帮助个案提高心理素质。
(5)提供资源链接:如转介、合作、推荐等方法,帮助个案获得更多支持。
案例分析题
1、请分析以下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如何处理?
案例描述:小明,男,25岁,大学毕业生,因求职压力较大,近期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小明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答:心理咨询师应采取以下措施处理此案例:
(1)建立信任关系:通过真诚、尊重、倾听、保密和专业的态度,与小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收集信息:了解小明的基本信息、心理问题、心理状况、成因等,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
(3)制定咨询计划:根据小明的情况,设定合适的咨询目标、干预策略和评估方法。
(4)进行干预:针对小明的心理问题,采取情感支持、认知指导、行为训练、心理教育和资源链接等方法进行干预。
(5)跟进评估:定期对小明的咨询效果进行评估,调整咨询计划和方法,确保咨询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