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我是家中第二个孩子,人生没有方向了,还需要继续吗?(家里第二个孩子很惨)

题主,您好!


1,问题描述:


根据文中描述,你记忆中的父母是冷漠的,他们对你的态度是忽视的。你们之间的互动很少,也不亲近。你甚至不愿意喊父母为爸妈,似乎,你并不认可他们父母的角色。文字中,透漏着悲凉的色彩。你的家庭里面,唯一的温暖似乎来自姐姐,但是姐姐终究有自己的生活,这似乎是另一层期待的落空。情绪低落的时候,也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和依赖对象,只能听着歌流泪。抗拒亲密关系,对婚姻不抱有期待。喜欢猫,但是没养过。文字里说,“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吧”,我想邀请你思考的是,你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这个出生顺序,对你来说意味什么呢?


2,问题分析:


你小时候渴望和父母亲近,但是却没有得到回应,最后放弃了。这种体验,对于一个父母就是全世界的小孩子来说,是非常糟糕的。这种早年的人际关系,影响了你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轨迹。以至于你长大成人,在面对人际关系,依然表现出类似的反应。“姐姐终究有自己的生活,不能相守”,“喜欢猫但从未养过”,“聊天框里输了又删,最后放弃了”,“婚纱什么的还是别人穿起来更美”。这一系列的描述,都让我感受到你对于建立亲密关系的不安,甚至主动放弃。你似乎渴望亲密关系,又难以相信和依赖他人,担心受到伤害。姐姐是你依恋的人,她的存在,让你的生活有意义,这是一份很好的体验。但是你的童年经历,与父母的互动体验,似乎奠定了你对亲密关系的看法。我们对人际交往的观念,对他人是否可信的观念,来源于我们小时候与抚养者的交往,同时也会根据运气好坏,会走向信任或恐惧的亲密关系之路。我猜,这也许会是你理解中的“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所代表的意义。背后也许代表的是,父母对你的养育态度。所幸的是,我们依然可以在未来的同行者的给予和帮助中,走向信任的亲密关系之路。在亲密关系中,能提高我们的幸福感,也能满足我们的归属需要。


3,问题建议:


1,主动表达,相信自己的期待是有办法可以得到回应的。

2,尝试信任他人,去与别人建立更深的情感链接,一段能让你感觉有归属感的关系,或者置身于一个有归属感的群体,你会发现,你的存在,你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能对他人造成影响的。

3,在人际交往里面,区分对方不是你的父母,自己也不是当年的小孩。父母的忽视与冷漠,并不是孩子的错。我们依然有选择,去过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可以选择一段能给你很好回应的关系,也可以去做一个引导对方回应自己的人。我们是自由的,我们是有选择的,我们是可以通过努力将关系塑造成自己的期待的那样子的。


希望过去的经验不再成为你的枷锁,而让它成为驱动你更深地理解自己,和体验不一样的亲密关系的契机。

谢谢你的提问,祝一切安好。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