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
对于题主母亲的离世表示遗憾,希望题主能够节哀~
“妈妈突然走了,亲戚们的口头关心让我觉得心累?”
当我们谈论起“人情世故”这个词时,总能隐隐约约的感受到其中的“虚伪”,我过去对此也很抵触,但现在我不这么想了,因为我明白了人和事都是很复杂的,绝不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人情世故里的嘘寒问暖即便再不真心,再虚假,也总好过漠不关心,不闻不问。而所谓的keep real也不一定是苦口良药,同样很有可能是伤人的恶语。
其实我从你的文字间能够感受到你心里有些不满或者说不平衡,所以除了你描述的那几个原因之外,你也会认为这些亲戚在妈妈离开后对你们的帮助出远不及妈妈还在时对他们的付出,所以你才会这么抵触他们口头上的关心对吗?
“本来我就不懂搞人际关系,突然“关心”自己的人多了起来,反而觉得很心累,晚上想起那些话题也睡不好,但我爸爸挺喜欢这种被包围的感觉”
家还真是一个不得不讲情面的地方,所以再不喜欢,至少也不能撕破脸,要给彼此留余地。不过他们能让你碍于面子不得不接受他们的关心和教导,那你也可以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如果觉得对方的话对你没有帮助又会影响到你,可以借口接电话离开,理由最好是和工作相关的事,一次两次之后,对方大概率会识趣的不再和你说这些了。
你也提到了父亲好像很享受这种被包围的感觉,那在借口接电话离开的同时也可以这样说:不好意思,我这有个工作上的电话,我得接一下,您先和我父亲聊一会!对方即便感受到你是再找借口,也不好说什么。
“他们问来问去我反而觉得在掀起自己的伤疤,问多了觉得心累觉得焦虑,他们还说以后多约出去散心,谈话中就已长辈身份教我做事”
我还是非常能够理解题主的感受的,因为这种情况在中国并不算少数,似乎我们都认识几个这样的亲戚,但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角度看一下这件事呢?
他们可能也不知道如何把握关心和打扰之间的尺度,他们可能不是那种很敏锐,能够快速察觉对方情绪变化,也不是那种能够发现对方是否需要帮助,很善解人意的人,但他们也没有恶意对吗?有的人不知道该为你们做点什么,但如果你开口,我相信他们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帮助的,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去给他们定性也来得及。
你依然可以拒绝他们的“关心”,也可以不接受他们以长辈身份教你做事,你可以讨厌这种行事风格,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如果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稍微善意的去理解一下他们,不是为了理解他们而去理解他们,而是为了让自己的情绪能够好受些。
我是心理咨询师小東,祝您生活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