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怯的孩子在课堂上鼓起勇气举手,如果老师不点他,可能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举手了……”7日晚,湖北大学百余名学生把4号楼的102教室挤得满满当当,他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的,是该校今年在非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中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变态心理学。 虽然主讲老师湖大教育学院陈建新告诉记者,他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以前他开设的心理学选修课学生考试通过率均不超过90%,但学生们对《变态心理学》的热情仍然很高,116人的选修名额一挂在网上就被学生“抢”选一空。“老师讲的都是我们正想了解的,深入浅出,很有意思。”新闻学院学生小张说。“现在很多学生容易把自己的情绪困扰扩大化,动不动就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可真正出现心理问题了,又不愿意找专业人士咨询。”陈老师说,“开设这门选修课的目的,就是给大学生传授最有用的心理学知识,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为了让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陈老师改变了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授方式,一上课就给学生讲案例,而不是刻板的“心理学溯源”。“从课堂表现上来看,弱化一些理论知识,给学生讲些他们真实可感的贴近实际生活的东西,他们更愿意接受。” “我还尝试着给学生放些影像资料,学生们都很欢迎。”陈老师说。 10月6日,在某部属高校的BBS上,有学生以“为什么不取消《大学英语》”为题发帖,表示“上过两年的英语课,感觉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浪费教室”,马上有学生跟帖说“我英语课就没上过几节,我们班上基本上都和我差不多”。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显发教授表示,大学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开始因为学生们“有用”“有趣”的要求出现了松动,“这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会使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更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