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在国内,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国内,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呢)

作者:东鱼西鱼来源:微信公众号:东鱼西鱼的心理岛(ID:xinlizixun9)(一)我国心理学圈子从业人群,除开高校心理院系、精神科医生,市面上的合格心理咨询师,普遍是以二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作为从业资格。作为职业资格证书,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获取路径大概是这样的:大专或本科学历,先参加培训班学习,培训周期普遍为半年,比较短的甚至两到三个月。然后参加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试,满分100分,60分即为合格。考试合格即可获取证书。证书获取后,终身有效。培养一名持证心理咨询师,6个月到1年不等。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2017年9月取消。2017 年 11 月的考试,是最后一次心理咨询师考试(2018 年 5 月仅留一次补考机会)。从 2002 年开始考试到 2018 年,约 300 万人次参加考试,约 150 万人次通过考试拿到了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证书。如果你现在还能考到号称国家部门“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十有八九是虚假宣传。(二)我国的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从业人群,普遍是以本科学历为主,大多是非心理学专业。考证比较早的,也有一部分目前仍然是大专学历。相比美国的心理咨询师(在美国,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要多久),我国职业人群,非科班出生、学术功底弱、学历层次偏低,是基本现状。需要提到的是,从2017年三级、二级取消至今,大量持证咨询师,花费不菲,参加了很多技能理论和实操培训,她们已经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心理咨询师。我们可以说她们非科班出身,但是不能一棒打死,用“野路子”、“江湖派”来诋毁她们对于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努力。心理学目前还属于舶来品,特别是心理咨询流派,本土化的成果很少,虽然有朱建军老师的意象对话、杨凤池的分析体验式……但是因为影响范围实在有限,我们几乎可以说没有。心理学概念、技术流派,我们普遍都是跟着美国人、德国人、英国人在学习。当然,主要还是美国人。不论是在应用、科研学术领域,还是在职业规范上,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追赶。高校和地方精神卫生中心,或者高校和精卫导师在外举办的培训班,是传播心理学理论、培养心理学人才的主力军。最近5年左右,我国每年心理学本科毕业约有2万人?,心理学硕士2400人,心理学博士270人左右。国内知名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本硕博都是心理学专业。在国内,有这样背景的咨询师屈指可数,而在美国普遍如此。当然,李松蔚老师在北京大学读了9年心理学,国内top2学府,着实令人羡慕。(三)有些人一直宣称,心理咨询服务是个朝阳行业,是大市场,有大需求。这样的口号,吸引了很多人进入心理学行业。这些人也一再提醒我们,以这样的大市场、大需求,我国高校的毕业生规模,完全无法满足市场对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所以,他们建议——我们应该开放社会培训,降低从业门槛,让更多人进入心理学行业,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所谓大市场、大需求的判断是不是正确,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感受,未来是不是我们不知道,但是过去几年不是,未来几年也不会是。三级、二级的100多万持证人群,真正走入心理学工作的,很可能只有2%不到。过去近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标准或放低标准,培养不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合理的高标准,如果无法培养合格心理咨询师,低标准就更不可能。尽管有少数人通过心理咨询年入百万,但是心理咨询师的平均收入,在我国属于中低收入水平。并不像很多人所谓“朝阳行业”的言之凿凿。而圈内人才知道,现实情况是——心理咨询服务,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有价无市。特别是疫情之下,大部分心理咨询机构,现阶段能实现盈亏平衡,已经是很不错了。如果你冲着“日入9000”、“年入百万”,想进入心理学圈子,成为心理咨询师,大概率你会失望。如果心理学行业在我国是个成熟、规范的市场,以我国的城市人口规模,心理咨询师完全可以是社会的中高收入人群。很显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四)三会一所,在我国心理学圈子,一直是国字头的权威身份存在。心理学从业者,无不以进入这个组织为荣。(三会一所是指:中国心理学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学会、中科院心理所)某心理所,近些年来做了什么呢?手握国字头招牌,大肆招收硕士研修班,通过率极低,而后暴雷。暴雷前后,遇上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取消,又开始打擦边球,利用国字头招牌,在全国大肆授证,建立上百家渠道。即使被央视曝光,也毫不收敛。更有甚者,有些渠道机构,宣称自己是心理咨询师从业证书。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它们并不想促进心理学行业的健康发展,他们只是在挖空心思浑水摸鱼。(五)心理咨询师,属于专业性很强的高密度知识服务工作。通过心理学本硕博的培养,使得高校成为培养心理学职业人才的主力军。社会机构,在技能学习、实习、督导环节,发挥辅助培养作用。在全球多国的心理服务体系中,均已被证明,是合理、可行的职业人才培养路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借鉴、学习。过去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社会机构的培训班,承担了培养心理咨询师的主要责任。各地鉴定中心,要求差别甚大,标准难以统一。以至于劣币驱逐良币,一盘混乱。社会机构的培训班,应当是对致力于从业的科班学习人群的辅助培养。而不是越俎代庖——承担心理咨询师培养的社会责任。“双减”的教训在前,社会培训的无序扩张,甚至成为主要环节,非常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只会带来更大的混乱。在我国,三会一所,属于松散的组织,考试取消五年的作为来看,他们或许没有能力承担起心理学行业发展的重任。甚至因为管理太过松散,三会一所这些年一直乱发所谓“咨询师”、“指导师”证书,这需要引起我们的监督。也许我们可以说,发证没有错,错的是不加约束,进一步搅混了水。我们本希望它们能建立标准,结束混乱,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他们也成为混乱的一部分。最近某心理所带头的第二届职业发展大会,搞出的所谓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职业评价体系,前脚刚公布,后脚就被心理卫生协会辟谣。对于置身其中的人来说,我们不知道这种荒谬的闹剧,还会有多少……还要继续多久……最后的话?在国内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很难说有什么明确的路径。依靠短期培训,就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这无疑是投机,是对自己和行业的误解。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个圈子,对于入门者、新手心理咨询师,能获得的实践机会是非常少的。无论心理学多么有趣、有用,如果实践机会非常少,我们期望它吸引大量人才,从而实现快速发展,这并不现实。脚踏实地,慢慢来,未尝不可。作者简介:东鱼西鱼,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东鱼西鱼的心理岛(ID:xinlizixun9),我们是三个心理咨询师朋友的小组,记录对于心理学的学习和思考,如果能对你有一点点帮助和启发,我们不胜荣幸。

原作者名:

东鱼西鱼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东鱼西鱼的心理岛(ID:xinlizixun9)

原文标题

在国内,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56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