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考公考研考级人看过来,查收你的「记忆面包」!(考研记忆面包表情包)

作者:爆柠青提编辑:Tada33美编:N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原文标题:考公考研考级人看过来,查收你的「记忆面包」!|《考试脑科学》(图源网络,侵删)转眼假期已经过去了大半新学期的一大波考试正在向你逼近!你学完了吗?背完了吗?复习完了吗?真题做了吗?准备好了吗?(图源网络,侵删)等一下,你说你提不起干劲,学了忘,忘了学,学了还得忘?(图源网络,侵删)那你一定是还没有吃记忆面包啦!赶快继续往下看,查收你的记忆面包!记忆牛角包--别学了,去睡吧!都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很多人(比如我)都是在考试前一个月无动于衷,考试前几晚通宵达旦,试图女娲补天。但实际经验告诉我们,那些在考试前通宵背诵的知识,即使第二天还能记住七七八八,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也会很快地随风飘散。《考试脑科学》中介绍了一个“临阵磨枪”的实验。这项实验里,研究者把被试分为了两个组,在相同的学习时间里,一个组把知识分成两天学习,一个组在一天内一口气学完知识。完成学习后,两个组的被试一起接受第一次考试。在第一次考试中,两个组的被试考试成绩没有什么差异。到了第二天,两个组一起接受第二次考试。第二次考试中,虽然两个组的成绩都下降了一些,但“临阵磨枪”组成绩的下降可比“分散学习”组要多得多!问题的关键就出现在“睡觉”上!胜利方“分散学习”组获胜的诀窍就是——在两次学习中间,美美地睡了一觉。每次考前复习的时候,你是不是学又学不进去,睡又不大敢睡呢?好消息——你睡着了,你的脑子也在“复习”呢!(图源网络,侵删)在你的脑子里,生活着一位勤奋的夜猫子收纳达人——海马体。每当你呼呼大睡,海马体就会爬起来工作,把你白天学进脑子里的知识分类、整理、归纳,把没用的打包丢掉,把有用的排列组合。在海马体的帮助下,睡了一觉的你,会觉得睡前学习的知识更加牢固了,运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了,甚至对困扰了自己许久的难题也能灵光一现了。请说——谢谢海马体!其实不止晚上睡觉的时候,即使是午睡的时候,勤劳的海马体也会在你的美梦里开工。所以如果早上学累了,那就在中午睡上一小会吧~(图源网络,侵删)所以,如果你想要让知识长久地保存在脑子里,那还是要每天好好睡觉的。不过,如果你考前容易失眠,你也不用太担心记不住。放下课本放下手机,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休息,不要让大脑接受外界信息输入(通俗来说就是发呆),海马体会勤勤恳恳为你打工的!记忆豆沙包--我该在什么时候学习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有的人喜欢早上学习,有的人喜欢晚上学习,遵循自己的学习习惯会让人觉得很舒服。话是这么说,但大脑也有自己偏爱的学习时间。如果让大脑在它不喜欢的时间学习,大约就像老板让你凌晨三点起来工作一样——大脑和你都会愤愤不平地开始摸鱼。《考试脑科学》介绍了许多符合大脑规律的学习时间。比如,在白天学习可能更有利于你的考试。实际上,人体内存在着各种按周期变化的“节律”,人体细胞会按着“节律”时间表工作,而这个时间表通常是比较稳定的。有的人喜欢白天学习,有的人喜欢挑灯夜战,但我们的考试一般都是在白天进行的。因此,喜欢在夜晚学习的人参加考试的时候,身体里的细胞就跟中国人突然出差到美国一样——都在“倒时差”。而当你的身体“倒时差”时,为你的大脑分类整理知识的小助手——海马体的细胞会一点点地死亡,你的记忆能力也会被削弱哦!所以为了海马体的生命安全,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请夜猫子们也尽量在白天学习吧!记忆海盐包--制造一点“危机感”前面我们还提到,海马体除了可以帮你整理知识,还会将没用的知识打包丢掉。但问题来了,海马体到底是怎么判断知识有没有用的呢?万一它把我辛辛苦苦背进去的公式丢掉了呢?事实上,海马体还真的可能会把你千辛万苦背进去的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历史知识都打包丢掉。请先别责怪海马体,它也是一片苦心!如果什么知识都能轻轻松松进入大脑的话,大脑就会变得杂乱无章。那么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那些和你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知识就很难快速地在你的脑海里冒出来。毕竟,在人类长期的进化历史上,背不进去一个单词一般不会给人带来生命危险,所以海马体只会给那些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知识开绿色通道。(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学不下去还是会带来一定的危险的,比如挂科会被爸妈揍)不过,我们也不用对遗忘感到太过灰心。我们可以利用海马体的特点——在“不安全”的环境中更加活跃,主动地选择在没有那么“安全”的情况下学习。想象一下,你吃饱喝足,躺在柔软的温暖的安全的大床上——根本背不进脑子里去啊!!所以我们要人为地创设一些“不安全”的环境,把房间空调调低一点,在肚子有一小点饥饿的时候学习,给你的海马体制造一点“危机感”吧~记忆脏脏包--先坐到书桌前去明明过两天就要考试了,但我完全提不起干劲去复习啊!在开始复习前,我觉得自己会是这样的 ↓(图源网络,侵删)开始复习后,我却是这样的↓(默默打开游戏.jpg)(图源网络,侵删)道理我都懂,但我真的提不起学习的劲,谁懂啊!事实上,这也不能怪我们,人本来就是不能无缘无故什么都不做就让自己提起干劲的嘛!控制“干劲儿”的法宝,就在人脑中的伏隔核等地方。伏隔核处于人脑中心附近,体积非常非常小,但特性却十分复杂。要让伏隔核干活,可不像让海马体干活一样,什么都不做就行。如果想要伏隔核工作起来,必须给伏隔核一定的刺激。例如——坐到书桌前去。《考试脑科学》提到,一旦我们开始了第一步行动,伏隔核就会慢慢苏醒过来,给身体赋予“干劲”。这样下去,就能越学越有精神,越学越有效率。这就是所谓的——行动兴奋。所以,无论现在能不能学得进去,先让自己坐到书桌前去吧!就跟登门槛一样,坐下,打开书,拿起笔,看第一行字……等你的伏隔核工作起来,你就能快乐地学习啦!不过事实上,面对过大的学习压力、过重的学习任务,人们很难不退缩、不焦虑、不担心失败。在焦虑的情况下,即使只是坐到桌子前,也可能会变得很困难。这个时候请一定要记得——“你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让我们高举手中的三连,大声喊出——考的全会,蒙的全对,加油,考试人!!!-专栏君-篇幅宜人性:★★★★★趣味可读性:★★★★★科学严谨性:★★★★《考试脑科学》一书介绍了许多备战考试的记忆技巧,包括如何选择房间的色彩、如何调动所有感官学习、如何运用情绪提高记忆力等,从脑科学的角度为我们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考试成绩出谋划策。考试是一头“洪水猛兽”,战胜它不止需要持续的奋斗,更需要无畏的勇气和有智慧的技巧。如果只凭着直觉到处乱闯,而不是认真规划路线、挑选适宜的方法,那么即使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可能无法取得成功。本书将提供多种口味的记忆面包供你选择,相信你能在书中找到自己战胜考试的“法宝”。作者简介:爆柠青提,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52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