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类电子书下载 / 正文

烦躁焦虑状态辨治析要 现代中医心理视角下的烦躁焦虑状态理论及实践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图书介绍

烦躁焦虑状态辨治析要 现代中医心理视角下的烦躁焦虑状态理论及实践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齐向华,滕晶主编;吴宏赟,张晶副主编;王泰勇,田康,赵艳青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7432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62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173页
  • 主题词:烦躁-辨证论治;焦虑-辨证论治

PDF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烦躁焦虑状态理论体系的构建 1

第一节 烦躁焦虑相关概念 1

一、有关“烦”的论述 2

二、有关“躁”的论述 4

三、有关“焦”的论述 6

四、有关“虑”的论述 8

第二节 现代心理学对烦躁焦虑的相关研究 9

一、关于烦躁、焦虑的概念 9

二、心理活动及过程 9

三、异常心理的判断 10

第三节 烦躁焦虑状态的确立 10

一、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概念 10

二、烦躁焦虑状态的内涵 11

三、烦躁焦虑状态的病因研究 11

四、烦躁焦虑状态的病机研究 12

第四节 现代医学对烦躁焦虑致病的认识 13

一、现代医学对中医情志致病的认识 13

二、五脏与情志致病的联系 14

第五节 共振理论与烦躁焦虑状态 16

一、共振的概念 16

二、共振理论在中医学中应用的生理基础 16

三、共振理论在烦躁焦虑状态中的应用 16

第六节 烦躁焦虑状态脑功能探索 17

第二章 烦躁焦虑状态的辨识 20

第一节 四诊合参在诊察心理性疾病中的优势 20

一、望诊 20

二、闻诊 22

三、问诊 23

四、切诊 23

第二节 烦躁焦虑状态的症状和体征 25

一、心理情绪 25

二、躯体方面 26

三、社会支持 26

第三节 烦躁焦虑状态特色诊察手段——舌诊与脉诊 27

一、舌诊 27

二、脉诊 28

第四节 烦躁焦虑状态量表的构建 29

一、烦躁焦虑状态评定量表的研制 30

二、烦躁焦虑状态评定量表特色分析 31

第五节 失眠症患者烦躁焦虑状态与人格的相关性分析 35

第三章 烦躁焦虑状态的常见病证 38

一、心悸 38

二、不寐 39

三、癫狂 41

四、厥证 43

五、胃痛 45

六、泄泻 47

七、胁痛 48

八、中风 51

九、淋证 52

十、郁证 54

十一、血证 56

十二、消渴 58

十三、胸痹 60

十四、头痛 62

十五、眩晕 64

十六、阳痿 65

十七、内伤发热 67

十八、月经不调 68

十九、带下病 70

二十、乳痈 71

二十一、乳癖 72

第四章 烦躁焦虑状态的临床辨证治疗 77

第一节 治疗总则 77

一、治疗总纲 77

二、具体治则 78

第二节 方药辑要 79

一、古今中药辑要 79

二、古今方剂辑要 96

三、方药规律总结 108

第三节 非药物疗法 108

一、心理疗法 109

二、音乐疗法 110

三、针灸疗法 111

四、六字诀呵法 113

五、天灸疗法 114

六、食疗法 114

第五章 烦躁焦虑状态病案分析 118

第一节 古代验案 118

一、内科验案 118

二、外科验案 127

三、妇科验案 129

四、男科验案 130

五、其他 131

第二节 现代病案 132

一、不寐 132

二、颤证 138

三、痹证 140

四、内伤发热 141

五、痉证 142

六、头痛 143

七、心烦 144

八、健忘 147

九、心悸 148

十、呃逆 148

十一、郁证 149

十二、崩漏 150

十三、其他 151

附录:古代医家对烦躁焦虑状态的认识 157

张从正《此事难知》 157

朱丹溪《丹溪治法心要》 157

朱丹溪《丹溪手镜》 157

张景岳《景岳全书》 158

王肯堂《证治准绳》 158

武之望《济阴纲目》 159

张璐《张氏医通》 160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 160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