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 正文

蜗居:显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潜伏》之所以引起社会巨大的关注,就是因为它有意无意的,激起了城市白领的内心波澜,很多人,至今还把它作为办公室政治活教材反复“研修学习”,《蜗居》与之相对,反映的是城市白领生活的重压与艰难。

《杜拉拉升职记》的电视剧与电影版还没有上映,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呈现,我看过原着,其对职场描摹的深度与《潜伏》相去甚远,对白领生活现状的真实剖析与《蜗居》更是不能相提并论。

原着的《杜拉拉升职记》因为成书较早,那个时候,这种在世界五百强企业里扶摇直上的个人奋斗史,不需要太深刻、太刁钻、太露骨,就已经足够吸引眼球了。几年过去了,这本书,已经很有点儿岑凯伦加琼瑶的矫情造作和嗲声嗲气了。《蜗居》里的台词常常如醍醐灌顶般令人警醒,当然,细想起来,也大多似是而非,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敢于比较正面、冷酷的解读当下在中国的城市里,前仆后继经历追梦与梦碎过程的白领们,最真实的人生体验。

哪儿里有真正的小资,其实都是苦苦攀爬的蜗牛,脆弱、娇小的身躯,经不起最轻微的风吹草动,稍有不慎,长期的、多年的、乃至终生的执拗与坚持立刻灰飞烟灭。别急着可怜蜗牛,它比我们大多数要富有,因为它天生有房子。所以,准确地说,中国的城市白领,不是蜗牛,是没有壳的蜗牛。

海萍及其周遭所有人的喜怒哀乐,在中国的城市里,是司空见惯的,他们的生活彻底被房子而左右了,而房子是什么,无非是夜幕下,灯火辉煌的城市中,那无数可以忽略不计的小窗户。

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注定要迎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历史洪流,海萍和他周遭所有的人,无非是被这巨大的历史洪流冲进城市的没壳的蜗牛,这就是我们这代中国人的命运。

如果仅仅上溯百年,我们是无权喊苦、喊累、喊不幸的一代中国人,我们生长在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我们天生拥有父辈、祖辈天生缺失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我们是“蜜罐儿里泡大的”一代,我们是被中国城市化大潮席卷的一代。

[1]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