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有的人却开始不快乐了。他们在回归城市之后无心工作、怀疑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呢?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自我救赎?
本期嘉宾
卢悦,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
陈伟,中国心理网心理咨询师
现象春节后出现不快乐症候群
春节之前,在搜狐、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的论坛上就有不少人声称自己“患上春节”,春节之后,春节恐惧症症候群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变本加厉,演变为“春节不快乐”的心理病毒,认为“这个春节过得不快乐”者此起彼伏。
29岁的公务员陈晋认为“这是个很现实的话题,我这个春节也过得不快乐。”令陈晋感觉不快乐的原因很简单,“回家的时候遇到了以前的女友,感觉她很幸福”。陈晋的这种酸溜溜心理得到不少跟贴者的认同,不仅是之前的恋人,之前的同学、同事甚至同龄亲友的“幸福”都让他们不快乐,而这些不快乐者自身并不是不幸福,像陈晋就写道:“其实我现在的生活也算是挺幸福的,妻子也很贤惠”,陈晋分析自己的心理后认为自己“有点犯贱,也许是因为她的幸福不是我给的缘故吧。”
另一类不快乐者则认为自己的心理刺激来自父辈,春节回到家乡,免不了要走亲访友,28岁的教练王磊认为自己的心态本来挺平和的,并不喜欢和别人去比较,过得好过得坏自己承受就行了。但“树欲静而风不止”,王磊说家里人、邻居似乎都非常热衷于比较,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拿别人来和他比较,说得多了,心态平和的王磊也觉得受了刺激了,“我考虑以后春节都不回家了,很多本来没有可比性的东西也放在一起来比较,说得多了,真让人心里不舒服”。
在牢骚声中也不乏一些理性的声音,陈晓,这位29岁的大学老师虽然也声称自己的春节过得不快乐,但她并不认为这是春节特有现象,“其实我觉得这个现象的出现,还是跟个人生活当中有一些‘短板’有关系的,这些短板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可能不会感觉到,而一旦出现了比较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明显觉察出来”。她认为像陈晋、王磊的不快乐就源于生活中固有的“短板”,是春节这个时机令“短板”突显出来而已。
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32岁的刘桦的说法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他并不认同陈晓的“短板说”,而认为跟以前的恋人比、跟曾经的同学比,这种比较以及比较而生的刺激“肯定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的,只是说有些人更强有些人弱一些罢了”。刘桦将这种比较归结为“控制欲”和“占有欲”,并提出要摆脱这种不快乐并不需要去刻意拒绝和逃避比较,只要让这种刺激不要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网上众说纷纭,究竟根源何在?记者约请“不快乐者”帅毅参与了本期的心理沙龙,一起来探讨不快乐背后的微妙心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