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 正文

校园暴力频发根源何在

10月22日晚,陕西科技卫生学校15岁女生小荣被6名学姐殴打、侮辱近两小时,校方报警后警方介入调查;9月8日,西安旅游职业中专新生小美被同校的七八名女同学按在宿舍的地上殴打,随后她被强行扒光衣服,周围人用手机拍下裸照;2008年,11月4日凌晨,西安外国语大学高职部16岁女生媛媛连续两次被5名女同学殴打,遭烟头烫、剪头发、拍裸照……被媒体曝光的三起校园暴力事件提醒着每个职业教育者,在一味追求招生规模和就业率的同时,不要忽视学生的道德人格培养。

重招生忽视道德教育

“女生的行为比较过激,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满时,采取了极端的做法,这种事件在女生中发生是实不多见的。”长期关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西安大康心理培训学校谢兰老师指出,从心理学上分析,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往往与性格、情绪类型有关。虽然事件发生在学生身上,但值得从学校和家长身上找原因。她认为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十分单一,就是要求学习成绩好、找一个好工作,在孩子心理变化方向的倾斜却无法关注。加上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很多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只注重招生和就业,却忽视了对这些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她们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一有矛盾就想运用港台影视作品中的手段来解决,从而触及到法律。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政策下,中职招生全面放开,只要初中毕业生想上都可以入学。在招生全面放开的情况,中职招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恶性竞争局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无奈的说:“今年的学生刚开学,又要准备明年春季的招生,根本没多少时间放在教学管理上,只要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过关,毕业时能就业就算完事,去真正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人不多了。这是职业教育的一大悲哀”。

学校管理存在漏洞

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并没有与在校生人数成正比。校舍不够用,只能在外临时租赁;管理老师跟不上,只有临时拼凑,这样的办学和管理能不出事吗?一位家长气愤地说。

记者在很多学校了解到,一栋女生公寓也就一两个管理老师,她们的职责也就是简单的打扫卫生和开关楼门,一般很少主动去各楼层巡视,更不会随时关注各个学生宿舍的学生动向。虽然一些学生公寓楼道里安装了摄像头,但对学生在宿舍里发生打架斗殴也无法监控到。

按学校管理制度,随时了解关注每个学生心理变化是每个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但由于很多学校为节约办学成本,一个老师有时要带几个班,根本没有精力去关注每个学生。南郊一所中职学校的一名班主任告诉记者,现在学校把很多资金都投入到招生和校园建设上去,班主任干的活不少,一个月工资就一千多点,有时还不到一千,没法真正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德育必须放在首位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学生的不当行为,往往不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之下,一旦表现出来,才意识到严重性。”大康心理培训学校副校长廉康健说,教育本是要回归生活,社会要为学生提供和谐的生活环境,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没有功利的、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停留在传授一般心理知识上,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比如要帮助学生学会冲突时的处理办法,学会自我抚平情绪,学会理智规范行为。他还强调,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预防员”,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传授者”。

专家呼吁,中职院校在扩大办学规模,注重招生和就业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德育教育放在教学首位,为社会培养一个合格的人比培养一个熟练的技术工更重要。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