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 正文

心理解读:为什么会一见钟情

  张生与莺莺一见面便互生爱慕心理,白娘子与许仙偶遇于西湖而订下“终身”。这种瞬间产生的男女之爱可能吗?是不是文学家故弄虚玄而编撰出来的呢?

  基因决定你爱谁

  芸芸众生,谁是她的白马王子?你的红颜知己又是谁?古人将此归于“缘分”,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不过,科学家新近提出了“基因决定与谁情投意合”的观点,“缘分”之说有了科学的根据。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大鼠在选择配偶时受到一种称为 MHC(主要组织为相溶性复合物)基因的制约,雌性鼠总是挑选与自身MHC基因不同的雄性鼠为才丈夫”。雌性鼠之所以要这样做,乃是出于一种“优生”的本能,因为拥有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MHC基因的生命个体,抵抗疾病侵袭的能力更强,选择相异基因配偶生下的后代拥有更强大的免疫系统。

  那么,雌性鼠凭借什么来识别对方基因的异同呢?是气味。MHC基因不同,身上散发的气味则不一样。

  人类也是如此吗?瑞士伯恩大学的教授及其同事根据大鼠试验的原理,设计出嗅闻T恤衫的方案。方法是,先让男子连续两天穿同一件T恤衫睡觉,以便染上浓浓的体臭,再让受试的女大学生嗅闻。令人惊异的是,那些没有服用过避孕药且喜欢T恤衫的气味的女生,她们体内的免疫系统的基因果然与穿T恤衫的男子不同。

  学者们据此得出结论,假如你是一位未服过避孕药的女性,有朝一日被某一位男子的气味所吸引,这个男子体内的免疫系统基因就可能与你的不一样。换言之,体内基因不同,异性双方有可能互相吸引而终成眷属。如果相同,很可能落得个“无缘对面难相识”的结局。“基因”学说给“缘份论”下了一个较为贴切的注脚。

  爱之源头在何处

  有过恋爱史的人都品尝过爱情这杯神奇之酒的滋味。那么,这种令人如痴如醉、神魂颠倒的情感来源于何处呢?

  一位美国医疗心理学家这样描述人在恋爱时脑中电化学活动的过程:在柔和的烛光里,男子望着女子,丘脑下部的神经活动受到突然激发,神奇的爱情物质大量产生,并随血液循环流遍全身,引起飘飘欲仙的感觉;女性也一样,脑细胞发生同样的电化学活动过程,于是两颗心激发出炽热的爱情火花。

  当然,这样的词句比起文学家的描写不知枯燥到何种程度,但它却更真实,更接近于爱情的本质。

  科学家的爱情源于丘脑之说是有充分根据的。他们系统地观察了一批脑垂体异常的男女,发现这些人,没有热恋中的狂热心理活动,即使有伴侣,也无情欲的燃烧与美妙无比的感觉,补充激素也只能保证其体格方面的发育。究其奥妙,在于这类人丘脑下部通道的某一特定部位出现了故障,而这个部位恰在脑垂体附近,因而引起脑垂体病变。事实上,脑垂体受到各种损害(如肿瘤或结核菌的侵袭等),都可能“株连”爱欲。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