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 正文

青少心理问题为何多发

  在太原市心理门诊进行咨询的人群中,青少年逐渐增多,多家门诊的就诊量显示,青少年咨询者超过半数。  今天是第1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此前,记者走访了太原市多家心理门诊,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困扰很多家庭的一大问题。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部每周接待50名左右的咨询者,青少年咨询者就超过30名,以初中生和高中生最多。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巧英接待的咨询者中,80%以上是儿童和青少年。李巧英今年曾一天接待过四位青少年患者,这差不多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极限。  青少年心理问题为何多发  每天检查十几遍门窗是否关好总是听到有同学在骂他碰到挫折就不停地打自己……心理咨询师碰到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其中,爱撒谎网瘾厌学考前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心理问题相对普遍。李巧英认为,如果家长和学校不对这些"小问题"给予相应重视,有可能发展成心理疾病。  李巧英告诉记者,青少年心理问题过去一直存在,但是近些年更加突出,有多方面原因。最主要的是现在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不恰当的呵护,把子女变成高智商高脆弱高敏感的"三高"人群,承受能力普遍偏弱。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孩子间的竞争又很激烈,促使心理问题多发。此外,当代青少年多是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每个人都有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父母和同学。当压力大于支持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发生前,会潜伏很久,常常通过"危机事件"表现出来。由于其发作较为突然,并无前兆,往往令家长和周围的人感到惊愕。  多数学生存在考前焦虑  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部主任那龙介绍,如果将所有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归类,其中一些是有明显群体性的心理问题。比如每年中高考前一个月,会有大量的考生因心理过分紧张前来咨询。随着考试的结束,他们的心理症结大多会解除,情况好转。另一个高峰就是在每年九月,小学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阶段,很多学生转入一个陌生环境,由于无法适应突然改变而心理失衡。大多数学生可以逐渐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环境。诸如此类一般性的心理问题,占到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六成。  另外四成则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中,以抑郁症和焦虑症最多。抑郁症表现在因长期压抑而对各种事情都比较淡漠,而焦虑症则是表现在不安全感特别强烈,烦躁情绪较重,爱和别人絮叨。前来就诊者往往症状已比较严重,治疗过程较长。  采访中多位心理咨询师认为,独生子女从小面临的人际关系不如多子女家庭复杂,由于人际关系单一,使得他们交往能力较弱,出现问题时往往无法解决。家长一定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状况,让他们快乐成长。教育子女要适度,过度溺爱和过度严格,都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不要总在中考高考前才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事实上这是变相的压力。  家长应正视孩子的心理异常  许多孩子的心理问题之所以越来越严重,与家长不及时关注或不采取有效方式帮助有很大关系。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清徐县的初二女生李小槿因为转到新学校无法适应环境,出现了孤僻难以与人交流现象。家长认为,让她休学在家,躲开这种环境就能好转。可是休学后李小槿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休学半年后,家长发现女儿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甚至听别人说话都反应不过来,好像变"傻"了。此时,家长仍未想到李小槿是心理出现问题,直到她吃了一整瓶安眠药昏倒后,家长才意识到女儿可能是心理有问题。将她送到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治疗,心理医生发现,她是比较典型的由转学而引起的心理问题。此时,李小槿表情淡漠,与她交流特别困难,已经是重度抑郁。经过半年多每周一次的心理疏导,李小槿目前可以做到与人进行正常交流,但仍需要进一步改善。  社会舆论对心理疾病的不宽容,往往给患者家庭造成不利影响。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大多家庭以调整为主。家长们相信通过时间,孩子会慢慢 "想开"。事实上很多心理问题,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改观。市52中一位心理老师告诉记者,很多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其实与没有良好的亲子沟通模式有关。  李巧英认为,心理问题是长时间形成的,发现后应及时干预。心理疏导的关注点是寻找问题的症结,而不是关心具体症状。比如青少年"厌学""网瘾"很多是家庭社会问题的折射,孩子本身是无辜的。她碰到不少这样的问题,父母期望值很高,对子女管得非常严,但孩子成绩却是越来越差,接着就沉溺网络。父母则认为是上网影响了孩子成绩,开始全身心地戒除"网瘾",但每每于事无补。比如一名一年级学生考了98分,但还是被评为不及格,因为班里其他学生都是满分,这名小学生在试卷的后面写着:"妈妈,我对不起你。"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伤害。此外,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如"闷葫芦""大话王"等,语言的力量是惊人的,有暗示作用。应多给孩子积极的评价正面的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学校重视程度在逐步提高  市教育局思想政治教育处负责人王平表示,总的看来,当前全市中小学中的心理问题,多数是青少年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男女交往中出现小的心理问题或者厌学网瘾等。对于这些问题,学校将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太原市近年一直很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去年,在检查全市中小学心理教师的情况时发现,虽然各家学校的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基本到位,但是专职教师少,有资格证书的心理辅导员少,心理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有待提高。  今年三月,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学生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学校,必须配备一名专职心理教师,千人以下的学校也必须有兼职心理教师。要求学校设置规范的心理辅导室,开设"心育"课程,开展"心育"活动,进行"心育"研究。并建立三级预防体系,即三级目标是及早发现及早分类及早知道。二级目标是用专业理念专业方式专业指导。一级目标是同学生家长沟通,及时准确向社会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转介,并密切关注治疗过程。

青少心理问题为何多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青少心理问题为何多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青少心理问题为何多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