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onnie来源:心理学网站原文标题:笑著笑著就開心了?刻意微笑就能變開心的「臉部回饋假說」,有了新發現?當你開心快樂時,你的臉會露出微笑。但如果反過來,原本面無表情的你,開始擠出一點微笑,嘴角上揚、眼睛周圍開始瞇成一條線,你會因此感到快樂嗎?這是心理學中經典的臉部回饋假說(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想要討論的問題:臉部表情會不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體驗。最終,在 1988 年研究者 Fritz Strack、Leonard Martin? 和 Sabine Stepper 等人透過實驗,得出了一項結論:「咬著一支筆,就會讓人感覺更開心……」。研究者認為,因為咬著筆所使用到的肌肉,和微笑時會使用到的是相當接近,所以會產生開心、正向的感覺。但長久以來,臉部回饋假說一直無法重複出相同的實驗結果,也因此飽受爭議。直到最近史丹佛大學等研究團隊在《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r)期刊發表論文證實了臉部表情和情緒體驗的關聯。帶有爭議的「臉部回饋假說」,一開始是如何發現的?在討論最新與臉部反饋假設相關的論文之前,先來聊聊「臉部回饋假說」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只要咬著筆,就會覺得快樂?從日常生活經驗來看,表情往往是情緒的產物。當開心快樂就會出現眼睛瞇起來、嘴角向上的笑臉。反之,悲傷難過則會皺眉、嘴角向下的哭臉。但臉部回饋假說的基本假設是反過來的:「情緒可以是表情的產物」。只要改變你的表情,你的情緒也會有不同的體驗。簡單來說,想要感覺更快樂的話,那就先讓自己看起來更快樂。(好,我知道聽起來有點荒謬。)如何證實「臉部回饋假說」的實驗也是很有趣。Fritz Strack 等人讓一群參與者看卡通,有些人要咬著筆,有些則是含著筆,最後請他們評價卡通的好笑程度。實驗結果發現,和接近嘴角向下表情的「含筆組」相比,接近微笑表情的「咬筆組」覺得卡通更好笑。而且在統計結果上有顯著差異,按照實驗結果,也就證實了臉部回饋假說。研究者可能笑不出來:實驗結果無法重複當然,這篇研究發表後,也吸引不少研究者重複這項實驗。但換了實驗者、做了相同實驗,結果卻無法重複出來。這也可能讓 Fritz Strack 等人笑不出來。像是,在 2016 年有項以臉部回饋假說的重複實驗,在 17 個實驗室、找了快 2000 名參與者。結果做出和原來實驗不一致的結果,而且在統計上也並未取得令人信服的結果。到了 年,有項以針對 138 篇與臉部回饋假說相關的論文,進行後設分析(Meta-Analysis)。最終,研究者們發現臉部回饋假說確實在整體影響中是顯著的,但很小。以上實驗結論,都讓臉部回饋假說長期以來飽受許多爭議。這個心理學經典的假說,到底是不是真的?成為史丹佛大學心理科學加速器主任、心理學家 Nicholas Coles 等人想要揭開的神秘面紗。長久以來「臉部回饋假說」的爭議,總算有解答?!為了釐清這長久以來的爭議,Nicholas Coles 成立了 Many Smiles Collaboration,讓不管是支持或批評臉部反饋假說的人都可以加入。於是,他們在 19 個國家、招募了近 4000 人來進行實驗。參與者被分成三組:和經典臉部反饋假說一樣的「咬筆組」、模仿照片中演員的微笑表情「模仿組」。以及,根據實驗者指導語擠出笑容的「提示組」。接著,研究者會讓參與者放鬆一下臉部表情,再讓其中一半參與者,看著能夠引發開心等正向情緒的圖像,像是小狗、小貓、煙火等。另外一半則是看著空白的圖像,並請他們評估自己的開心/幸福程度。有趣的是,模仿組、提示組的幸福感都有明顯地增加。但咬筆組則是沒有特別的情緒變化。會有這樣的差異,答案藏在你的假笑,有多接近真實笑容的肌肉狀態。Nicholas Coles 解釋,因為咬筆組雖然表情接近笑臉,但使用到的肌肉和真正微笑不同。相較模仿、提示兩組的笑容更接近真實笑容的狀態,也比較容易感受到快樂等正向情緒。参考资料:1.Coles, N.A., March, D.S., Marmolejo-Ramos, F.?_et al._?A multi-lab test of the 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 by the Many Smiles Collaboration.?_Nat Hum Behav_?().?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2-01458-92.Coles, N. A., Larsen, J. T., & Lench, H. C. (). A meta-analysis of the facial feedback literature: Effects of facial feedback on emotional experience are small and variable.?_Psychological bulletin_,?_145_(6), 610–651.?https://doi.org/10.1037/bul00001943.Wagenmakers, E.-J., Beek, T., Dijkhoff, L., Gronau, Q. F., Acosta, A., Adams, R. B., Albohn, D. N., Allard, E. S., Benning, S. D., Blouin-Hudon, E.-M., Bulnes, L. C., Caldwell, T. L., Calin-Jageman, R. J., Capaldi, C. A., Carfagno, N. S., Chasten, K. T., Cleeremans, A., Connell, L., DeCicco, J. M., … Zwaan, R. A. (2016). Registered Replication Report: Strack, Martin, & Stepper (1988).?_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_,?_11_(6), 917–928.?https://doi.org/10.1177/1745691616674458作者介绍:Bonnie,喜歡以科普的方式,帶大家認識心理學,原來醬子可愛。歡迎來信?? lin.bonny@gmail.com。文章转载自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作者名:
Bonnie
转载来源:
泛科学
原文标题
笑著笑著就開心了?刻意微笑就能變開心的「臉部回饋假說」,有了新發現?
授权说明:
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0
打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