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赵军?| 作者秋里 | 编辑开篇,先和你做个小互动——请回忆一次你经历过的家庭矛盾,试图回忆起矛盾的细节。然后,请回答:为什么产生这次矛盾?我猜测大部分的答案可能都是:因为父母/伴侣/孩子或者自己有问题……很多人会习惯性认为家庭出现矛盾,要么是对方出了问题,要么是自己出了问题(前者往往更多)。在咨询室里,我也总是遇到这样的情景——妻子来抱怨丈夫的毛病,希望咨询师能改掉丈夫的毛病;母亲抱怨孩子不听话,希望咨询师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他们认为只要对方改变了,家庭就和谐了。真是这样吗?其实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系统,家庭矛盾,不是某个人有问题,而是这个家庭系统出现不平衡。因此想要解决家庭矛盾,方向不是改变其中任何一个人,而要用一个整合的思路去看。系统家庭治疗,就是这样一种疗法。它认为家庭中存在的问题是整个家庭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系统家庭治疗不太关注个体怎么了,个体为什么会这样?它更多关注的是这个家庭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它不需要在个体身上大动干戈,只是从系统角度做一些小的干预,来打破原来的问题循环,让家庭达到新的平衡。因此,系统家庭治疗,作为一种短程咨询,在解决家庭矛盾上往往非常高效。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想问如果对方不愿意来咨询,系统家庭治疗还会有效果吗?比如很多小孩有心理问题却不愿意接受咨询,父母毫无办法;夫妻伴侣关系中一方非常痛苦,另一方认为自己没问题,也不愿意咨询,关系陷入僵局。系统家庭治疗主要是针对家庭系统,成员一起参加效果自然更好,但如果家庭成员实在不能参加或不愿意参加,一个人也是可能做系统家庭治疗的。今天我征得来访者的同意,想以一位妈妈单独做系统家庭治疗的故事来聊聊,如何高效解决家庭矛盾。01“我害怕女儿成为下一个我”这位妈妈叫林洁(化名),一开始,林洁因为个人问题找我做咨询。咨询初期,我们主要是探讨她的成长经历。林洁的父母从小就对她很严苛。爸爸在学习上管教很严,林洁考年级第一不会被赞扬,考得不好就会被罚跪;妈妈在生活中管得更严,林洁必须大事小事都听妈妈的,否则妈妈就会生气。咨询了一段时间后,林洁意识到成长经历对自己的性格和生活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同时,她也很焦虑和害怕,她觉得自己教育女儿的方式越来越像父母,很担心9岁的女儿长大后像自己一样。林洁说她最怕女儿对自己说“妈妈你不要生气”。每天女儿要说30-50遍,让她非常崩溃。因为她自己是一个讨好型的人,看到女儿的样子,很担心女儿长大后也变成讨好型人格。她反复跟女儿解释自己没生气,但是没什么用。导致她对待女儿也越来越没耐心,有时真的会生气。这些都让她觉得自己做母亲很失败,充满内疚、自责和委屈……提到这些时,她忍不住流泪。为了解决与女儿之间的问题,林洁把原来的心理动力学的个人成长咨询改成系统家庭咨询。因为女儿不愿意参加咨询,再加上林洁也不强求孩子参加,所以我们的咨询是在系统家庭的设置下对林洁一个人的咨询。02如何才能让妈妈不那么焦虑?在咨询中,我针对林洁与女儿的互动问了很多问题。她开始明白,原来她与女儿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女儿或者自己有问题,而可以从母女关系的互动角度去看待。咨询快结束时,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林洁和女儿在这一周里玩一个游戏——林洁要假装一次生气,来让女儿猜哪一次是假装的,如果女儿猜对了,妈妈就送女儿一个礼物。在下次咨询中,林洁告诉我,通过游戏后,女儿没那么害怕自己生气了,自己焦虑少了一些。但女儿说“妈妈不要生气”的次数并没有明显减少,自己还是很担心。于是我问她:你现在听到女儿说“妈妈不要生气”时,你的感受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林洁:你这样问我才想到,现在觉得女儿好像没以前那么害怕我生气了,更像是一个口头禅,有时候感觉是她在通过这句话控制我一样。咨询师:如果女儿没那么害怕你生气,反而通过说这句话控制你,你觉得女儿内心比以前更有力量呢,还是力量更弱小呢?林洁:感觉更有力量了。咨询师:你很希望女儿内心更有力量,是更有利于她成长还是不利于她成长呢?林洁:更有利于吧,这样想我反而没那么担心了。从咨询中可以看到,林洁比女儿更焦虑。但这些焦虑却没有一个安放位置,导致她对女儿的行为特别敏感,会越来越焦虑。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很难发现孩子的成长和变化。于是林洁还是会按原来的方式对待孩子,导致孩子也会退回到原来的样子,她们无形中就又在重复原来的关系模式。我用这个小游戏做的干预,目的正是让林洁放下过度的焦虑,从而看到孩子的变化。03孩子可以生气,妈妈同样有权利生气又过了两周,林洁告诉我,女儿好像知道她对这句话很敏感,于是说得越来越多。只要林洁不顺着女儿的意,女儿就会说“妈妈你别生气”,把自己要说的话全部都堵回去。有一次林洁忍不住打了女儿,事后非常自责,再一次陷入崩溃,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用,又回到老样子。我对她说:听起来在与女儿的关系中,你女儿好像是更有力量那一方,你在关系中渐渐失去了生气的权利了。建议你跟女儿沟通时维持好自己的边界,你是有权利生气的。林洁回答:听你这么说心里舒服多了。自己被女儿的事绑住了无法生气,也无法不生气觉得憋得很难受。咨询后,林洁在听到女儿说“妈妈你不要生气时”,她回答:“妈妈有权利生气。”女儿愣了一下说:“我也有权利说你不要生气。”说完母女都笑了。这样简单的沟通调整,就能看到女儿和妈妈边界都越来越清晰。其实,孩子很多时候比我们想象中更有力量,孩子可以通过特别的行为引发我们的情结,看似我们在孩子面前很强势,背后是软性的控制。04为什么妈妈会这么在意孩子的话?渐渐林洁对孩子说这句话没那么敏感了,但孩子每天这么说,林洁还是有些不舒服。我猜想,这可能和林洁的童年有关系:“你很不想听到女儿说妈妈不要生气了,一听到内心就会有情结波动,也许你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怀念你的爸爸,因为小时候你们的关系也是这样的。”林洁忍不住点头。为了解决林洁对这句话的深层根源,我又布置了一个小作业:“我希望你回去告诉女儿,当她说妈妈不要生气时,会让你怀念你的父亲,因为小时候你也会担心父亲生气。所以孩子每说一次,就是在提醒你一次你是想爸爸了。你们可以做一个表格来记录,达到多少次,可以一起出去吃饭奖励一下或者用其它方式庆祝。”林洁回去跟女儿进行了这个游戏,有了很好的效果,女儿说这个话的频率明显少了很多。把个人行为放到关系中,通过系统家庭治疗的方式会更有效果去理解和改变。05重新定义生气的表达方式下次咨询中,林洁告诉我,女儿说“妈妈不要生气”的次数减少了很多,但偶尔还是会顺口就说,自己也分不清楚她是真的担心还只是口头禅。于是我告诉林洁:你可以跟女儿约定一下,当她真正生气时可以做一个动作,比如把手举起来表达真的生气了。林洁回去跟女儿商量,她们约定握紧拳头来表达她真的生气了。没想到,效果很快就出现了,女儿说这句话的次数越来越少,林洁也不再为此焦虑和不会舒服而,母女关系变得亲近和融洽。当我们通过一个动作把无法判断的内心情况,变成了相互可以观察的外在行为,这样就会大大减少焦虑情结和沟通偏差。原来让妈妈非常焦虑和担心的问题,通过与女儿新的互动后渐渐不再被认为是问题。隔了一段时间后林洁告诉我,感觉女儿似乎长大了很多,有时候还会主动理解和安慰自己,她很感动和也很欣慰。她开始相信,自己不是一个失败的母亲,而女儿也不会成长为另一个讨好型的自己。06为什么能快速解决家庭问题?为林洁所做的系统家庭治疗,总共不到10次,却让母女关系进入一个全新的和谐温暖的阶段,这也让林洁感到意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女儿说“妈妈不要生气”这句话,不仅是女儿个人的行为,需要看到背后女儿与妈妈的互动维持了女儿的行为。就像在咨询中,经常遇到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慢,家长越催孩子反而更慢。也许不是家长的原因让孩子做作业慢,但是家长不断催促的行为却维持了孩子行为的长期存在。在林洁的故事中,系统家庭治疗重新定义了女儿的问题。原来林洁担心,女儿有问题才会不停说“妈妈你不要生气”,从系统家庭治疗来看,是女儿说这句话引起了妈妈强烈的情绪反应,让问题长期持续存在。通过咨询干预,不管是妈妈假装生气,还是把这句话与提醒林洁想念姥爷联系起来,都是在赋予原来的问题新的解释和意义。林洁并没有成长为完美妈妈,女儿也没有变成完美女儿,但在新的互动中林洁和女儿渐渐不再焦虑,原来的问题也随之消失。亲密关系中其实也是这样,经常有妻子或者老公抱怨伴侣不理解自己,日子没办法过下去。似乎只有对方变成一个都能理解自己的人后,婚姻问题才能解决。但是通过系统家庭治疗从新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进行适当咨询干预,就可以让问题不再影响关系或者让问题消失。我们不需要等到自己或对方变成完美的妻子/丈夫,才能幸福;我们做现在的自己,就可以拥有幸福美好的关系。如果你的家庭或关系也出现了问题,你要做的也许不是想方设法改变对方,也不是耗费力气改变自己,而只是去咨询中,换个视角,换个方式。这并不难,也不需要积年累月。也许很快,你就能看到关系已经发生奇妙变化。注:本文故事已获来访者授权,并均已加工处理,模糊了隐私信息。作者介绍赵军赵军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动力催眠师,从业已经10年,服务时长超过3000小时,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赵军老师擅长以心理动力取向、催眠治疗、系统家庭治疗、短期焦点治疗,帮助来访者解决婚姻家庭、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等议题。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赵军老师尤其擅长带领来访者深入潜意识,增强内部动力,创造持久的改变。系统家庭疗法是赵军老师擅长的疗法之一,带领来访者从关系角度理解夫妻、情侣之间出现的问题,改变关系互动的方式,较快地解决问题。赵军老师也擅长通过心理动力学去分析个人的成长经历、小时候父母与个人的互动模式等,从而让来访者内心没有很好成长的地方重新成长起来,解决心理问题。来访者匿名真实评价:如果你有类似困扰,可以先预约一次谈话咨询,初次会谈评估分析问题所在,确定适合你的咨询方案。为了鼓励求助意愿,赵军老师特地开通6个半价咨询名额。原价700元/次的咨询,现价仅350元。如果你有心理上的困扰,可以点击下图,跟赵军老师聊一聊↓如果你还有犹豫,可以看看赵军老师的自述,每一个踏出改变的人都是不容易的,但是一旦踏出这一步,就会有惊喜,有意想不到的风景,希望你也能领略到。为什么想成为咨询师:从追寻自己的人生意义开始,一路学习、体验和成长,当自己感受到人生可以因成长而变得更广阔充满力量和激情的同时,也更容易理解和帮助到别人,仿佛不是一种选择,而是顺其自然慢慢成为了全职咨询师。咨询虽然有很多技术、方法,但我理解的咨询背后更像是一颗发光的心,点亮另一颗发光的心,照亮别人的同时也进一步明亮了自己。咨询设置: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适合咨询方案,比如关系、个人的一些情绪、行为习惯等,这样的咨询偏短程,就像我们眼睛近视了配了一副眼镜,几次咨询就能结束并有明显效果;跟个人成长经历、性格等有关系的比较深层次的问题,就像要治疗我们的眼睛,让眼睛恢复正常功能,这样的咨询偏长程,会在2-4次咨询中收集相关情况和信息,进行评估,然后确认咨询目标和方案。系统家庭治疗的作用:系统家庭治疗是从关系角度去理解夫妻、父母与孩子、情侣等之间出现的问题(比如夫妻关系、婚姻出轨、孩子学习问题、情侣争吵沟通模式等),很多问题是在关系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当从整个系统角度去理解这些问题,改变互动方式,问题能够较快解决。心理动力学的作用:心理动力学着眼于个人,去分析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原生家庭互动模式,从性格和行为模式中找到存在困难的地方,通过在咨询关系中去分析、体验自己的情感、情绪,从而让内心没有很好成长的地方重新成长起来。当我们内在成长了,人际关系问题,自卑、抑郁、焦虑、情绪调节等等个人问题自然就会得到成长和改变。↓勇敢求助,走出痛苦↓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