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远古的人类,需要担心生命之安危、食物之获捕,虽然时刻处在慌恐之中,但要照顾的事情和因而所需要的能力,与今天相比,其实很少。今天的人类,没有远古人的那些担心,却有千百件事出现在每天的生活中,需要我们去做出选择、决定。文明和科技带来的是高素质的生活,同时带来取舍时的迷惑、仿徨、痛苦、挣扎,这其中更包括因为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变得复杂而引起的人际关系问题。相比之下,远古人只需学到捕获和逃生的技能,便能成长、独立和建立自己的家庭。而现代的人,往往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却仍在孩童阶段,没有真正地成长成熟。心理未曾充分成长的人,也需要结婚生子。这些人做了父母,难以用成熟的方式对待孩子,这样,孩子便更难有充分的成长。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成长与未曾成长的主要分别在于:成长了的人能够照顾自己、照顾别人;而未曾成长的人则需要别人的照顾。就像森林里的土著民族一样,孩子从玩耍中学习生存的技能,有危险时便躲在成人的身后获得庇护,得到父母的照顾。当孩子成长后,他就需要狩猎和保护自己的孩子。就算在今天的社会,这个规律仍然存在。当一家人在山里迷路时,通常情况下小孩子会坐下哭泣,而成人则会思考如何脱离困境—虽然心中慌恐,但仍能安慰孩子。不论男女,到了成年,都需要有同样的责任和能力:照顾自己、面对挑战和保护家人。一个人的成长,当然不是转眼间的变化,不能凭父母对孩子说“今天是你的十八岁生日,从今天起你就是成年人了”便成长。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出独立的思考、决策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累成长的经验,这其中既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经验。今天的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成长过程使太多的孩子在温室里长大,不能应付社会中种种挑战。岳丈对未来女婿说:“我的女儿自小便顽皮任性,你需要迁就她。现在见你对她这么好,我也就放心把她交给你了。”这不就是把自己的女儿交托给女婿吗?这个女儿,可能一年后便做妈妈,开始培育下一代,她怎会在结婚后便马上成长,很好地教育孩子呢?男孩子的成长过程并没有跟女孩子的有何不同,唯一可能不同的是他必须拍胸脯承担:“岳丈大人,你放心好了,我会好好地照顾她”。而事实上,可能他比太太更怕事、更不愿面对挑战,也不愿承担责任。若你看过拍摄森林土著人生活的纪录片,你会看到成年的土著人怎样面对挑战,处理困难。一个在成长中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培养的土著人,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他生活中的需要—寻找食物、狩猎、避开危险、保护自己和家人。他们会利用大自然赋予的材料,不断尝试,当遇到失败,他们会沮丧一会儿,然后站起来,做下一次的尝试,因为家中的亲人还在等待他把食物带回去。孩子在家中因为肚子饿而吵闹哭泣一一这是他唯一可以做的,直至父亲或母亲把食物带回家。今天社会里,多少成年人在抱怨吵闹,而不愿站起来再做尝试?这种人无论是在工作生活中,还是在感情关系中,总是抱怨对方、抱怨其他人、抱怨政府、抱怨社会,甚至抱怨命运、抱怨老天,抱怨的总是别人,而自己则充满无力感,这就是今天的“等待父母回来”!大自然并不仁慈。在生物世界里,当一个种族内成年的成员不具备足够的生存能力时,这个种族会面临受到白然界淘汰的危险,这是优胜劣汰定律。然而今天,却有很多父母以为最重要、为家人最应做的事就是努力赚钱,把金钱留给下一代,正是这些想法使孩子在“育婴箱”内成长,不能面对风雨。但是,没有经历过真正成长过程的孩子,虽然有钱买食物让自已在生理上成长和活下去,但却无法使自己在心理上有同样的成长—衣食无忧,但总是活得不快乐。他们会错误地以为可以用钱去买到这份快乐,结果就是“富不过三代”!十万年前人类所需的能力,今天没有多大用处。那么,今天的人需要些什么能力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咨询经验总结出了“健康心理”应具备的36项能力。当一个人成年时,拥有这36项能力,他将可以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成功地做到照顾自己、保护家人,而且每天活得成功快乐。这36项心理素质都可以从思想和模式上呈现出来,以下就是扼要的解说:1.思想态度—最基本的处理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态度(1)对所有的人、事、物都抱着“三赢”的态度:我好、你好、世界好(2)常怀着“我如何能做得更好?”的态度(3)经常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4)在困难时能够刻苦坚持(5)灵活(6)有创意,富于幽默感2.学习提升—保持与时共进、乘风驭浪的能力(7)对很多的事物都有兴趣(8)有效地运用内感官(9)想掌握有关的学问和知识(10)多问“为什么”和“如何(11)不满足于简单答案而想了解更多(12)有尝试的勇气,可以付诸行动3.自我管理—有效地照顾自己的人生(13)自己可以做的不假手他人(14)白己想要的自己去争取、创造(15)以自己能够照顾自己为荣(16)爱护和尊重自己(17)有效的时间管理(18)有效安排自己要做的事4.人格发展—有效地为自己进行定位(19)认识自己拥有和未有的能力(20)能够改变妨碍自己成长的信念(21)具备有效思维的能力(22)肯定自己拥有与别人一样的资格(23)尊重每一个人的界限(24)认识和珍惜自己能够做到的对世界的影响5.情绪智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25)明白情绪其实是来自本人的信念系统(26)接受自己的情绪(27)具有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28)关心别人的感受(29)明白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30)能够接受“失去”6.人际沟通—有效地与其他人相处(31)有效表达白己的意思(32)能够主动与人接触(33)接受跟自己不同的人(34)能够妥善处理别人的不当言行(35)能够面对公众说话(36)良好的谈判辩论能力这36项心理素质,任何人都不会天生就有,而是必须在成长过程中培育出来。这些心理素质,不会限制一个人的人生取向和生活模式。相反地,无论在什么环境、做什么工作,都能够让这个人活得更开心、更成功。所有的心理索质,都可以在家庭、学校,经由成年人引导而让孩子建立起来。假如没成长,在恋爱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个没有充分成长的人,他会欠缺上面36项中的某些心理素质,同时会有与那些素质有关的问题出现,看看今天社会里青少年的问题,便会很容易知道他们在哪些地方没有充分成长了。总的来说,没有充分成长的人,还会保持小孩子的心态:不负责任、没有做该做的事、不能妥善地照顾自己、有问题出现时不是逃避就是找别人代其解决、多抱怨、无力感重、人际关系欠佳、只求外表威风、不讲实际的提升……这样的人,往往期望在婚姻中找到父母,而婚姻配偶是不能做对方父母的,就算愿意也绝对不会成功。所以,很快便有失望的情绪出现,对对方有大量的不满,婚姻可能因此而变得极不愉快。不少婚姻里,因为两人都没有充分成长,而每天都生活在争吵中。这样的人,在婚姻破裂分手时会感到十分痛苦,不愿放弃对方。他们的内心有一个矛盾:这个伴侣不能继续,但是,我不能放弃爸妈!有人结束一段婚姻,很快便展开另一份感情,也有人在一份出现了问题的感情关系尚未结束时便展开另一份感情关系。这些人都是迫不及待地在找爸妈,结果是另一次的失败和失望。没有充分成长的人,如果了解了自己的状态与需要,就可以不断提醒、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帮助自己补回那份成长。这是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若能有NLP的帮助,会更快、更理想地完成。
作者简介:刘晓玲已帮助过1099人入驻年限10.3年预约咨询私聊
— The End —
标签:性格影响乐观成熟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