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找督导目录心理咨询师找督导刚成为心理咨询师,想找心理督导,有前辈给点指引吗什么是心理咨询督导?如何参加督导?督导的重要性是什么?张秀丽| 谈谈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参加匡桂芳老师督导有感心理咨询师找督导 1. 遇到困难个案:当心理咨询师遇到自己无法处理的个案时,需要寻求督导的帮助,以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 2. 需要提高专业技能:心理咨询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而督导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技能。 3. 感到压力和焦虑: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有时会感到焦虑和不安。督导可以帮助他们处理这些情绪,并提供支持和鼓励。 4. 确保工作质量:督导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检查和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以确保他们为来访者提供的服务是专业和有效的。 总之,寻找督导是心理咨询师成长和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接受专业督导,心理咨询师可以更好地为来访者提供服务,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刚成为心理咨询师,想找心理督导,有前辈给点指引吗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刚刚考完心理咨询师证的时候我也在问这个问题,那时候我一直在想,自己一定要在心理咨询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不知道现在的你与那时候的我是不是有同样的想法。想找一个督导说难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要说不难其实也非常容易,我给你以下几种办法你可以试一下第一、参加你们本地的一些心理咨询师成长小组、沙龙、读书会、或是心理咨询师的聚会,这些有收费的也有免费的,如果你没有资金的话可以选择一些免费的去参加,在这里你可以认真一些正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朋友,这也可以让你更为真实的了解现在的心理咨询行业!第二、你可以参加网络上组织的一些活动,比如呱呱课堂、YY小组、QQ群组等、这些组织里面也有定期的心理咨询师成长督导而且大多都是免费的,这对于刚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来说是比较方便和划算的!第三、就是你可能花钱,进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成长机构,有一些培训机构做咨询师成长培训,也有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在招收实习心理咨询师,但这些都是要你花一些钱的,当然花钱肯定有花钱的收获,第四、我了解到团中央在各地也设有心理督导基地,在我们郑州,郑州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就在为本地的一些心理咨询师提供督导成长服务!希望你在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上能很快的成长!但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是一个慢长的过程什么是心理咨询督导?如何参加督导?督导的重要性是什么?心理督导的内容及作用1、提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包括专业理论、技巧和方法的熟练掌握、运用;个案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2、促进心理咨询师的个人发展:包括提高心理咨询师对自我的觉察或敏感度;检查个人在咨询过程中所呈现的优缺点,了解个人化的困扰如何影响咨询的过程。3、帮助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认同:包括帮助心理咨询师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角色,设定清晰的职业行为边界,遵守职业伦理规则,提高服务质量等。一般来说,在你报考咨询师的培训中心会定期举办或者是某些具有心理学专业的高等院校也会举办的。 张秀丽| 谈谈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参加匡桂芳老师督导有感匡桂芳老师的名衔实在是太多了: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全国著名儿童多动症治疗专家,其它的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不管是在医学界还是在心理学界,匡老师在岛城都首屈一指。本次督导的案例,是由王老师提报的。她提报的是一名危机干预案例,求助者曾经到各大医院进行了诊断,医生给开了药,但是家长觉得药物的副作用太大,吃药也只是断断续续,而且这位来访者已经有了几次自杀经历。王老师的疑惑是:这位来访者被诊断为抑郁症,她是不是我们的工作范围? 针对这个问题,匡老师首先询问了大家对于这个案例的感受:如果你接到这样一位求助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大家纷纷发言:紧张、焦虑、恐惧、心疼、无力感等等。 在了解到大家的感受后,匡老师给我们讲了她在门诊上遇到的一些需要药物加心理治疗的病人,她提出了“界限”两个字。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之间,要有界限。匡老师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她给很多病人的建议中,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吃药,另一部分是进行心理治疗。可是一段时间之后,病人却停止了吃药,因为她们的心理治疗师说,吃药的副作用太大,对身体不好。这就是一个界限的问题,作为精神科医生,给病人开药自有她的专业性,作为病人而言,谨遵医嘱是很重要的。谨遵医嘱最好的证明就是按照医生的建议吃药复查,可是很多心理医生并不懂得医学知识,却突破界限胡乱给病人建议,导致病人不敢吃药,这对病人来说真的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绝非个例,找我咨询的病人中,就有很多擅自停药的。因此首先了解病人的就诊经历很重要。很多病人只是在看了药物说明书之后,就片面扩大了副作用的影响,我总是耐心给她们介绍谨遵医嘱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她们及时跟精神科医生讨论自己的病情,然后配合心理治疗。因为我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精神科医生的专业知识,绝非我们能比,尊重她们的专业知识,就是为病人负责。 因此,匡老师指出: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背后最好有精神医学知识以及精神科医生的支持,这对于咨询师,对于病人来说,都是好事。有的老师提到,在了解到来访者的经历后,感到很崩溃。匡老师同样提出了“界限”两个字:咨询师一定要搞明白,咨询过程的崩溃,是来自自己的,还是来自来访者的。如果崩溃是来自自己的,那么咨询师本人的成长就需要重视起来了,如果咨询师在倾听的过程中,陷入到了崩溃中无法自拔,那么很明显,咨询师是没有能力保持觉察,将求助者带领出泥潭的,这种情况下,尽快转介才是对来访者负责任的表现;如果这个崩溃是来自来访者的,咨询师感受到了来访者的崩溃,并能从崩溃中及时抽身,那么这只是咨询师的共情而已,咨询师是可以进行下去的。 这让我想起了北京林业大学李明老师讲过的一个例子,在一次地震危机干预中,很多心理工作者来到受灾地区进行心理援助,有的咨询师在见到地震造成的灾害后崩溃了,她们抱着受助人,情绪难以自控,用“抱头痛哭”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最后竟然是受害者反过来安慰咨询师。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可笑,觉得可笑的背后,是咨询师对于重大事件的承受能力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如果咨询师这个时候,还分不清崩溃来自于自己的承受能力还是和对方的共情,那么怎么来帮助别人呢? 听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了最近接待的一位病人。这位病人到精神科被诊断为抑郁症和焦虑症,但是由于是孕期,吃药成了问题。在与病人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她的抑郁症状很严重,时常让我有无力感,如果不吃药,单纯靠心理咨询是很难解决的。于是我询问了匡老师,匡老师表示,心理咨询是一个高危行业,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没有精神科医生的支持,这样的病例,最好不要接。 我的心里一下子明朗了很多,纠结多日的感觉烟消云散了,原来我只是隐约觉得这个病人需要转介,但总是下不定决心,如此看来,为了病人,我也必须要转介了。是匡老师的督导给了我力量。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匡老师的督导,信息量太大,无法用一篇文章来记录。单纯一个“界限”,就够我思索很多。王老师在督导会上,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匡老师都一一做了回答。别着急,之后我会慢慢梳理,与您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