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 正文

共同关注:儿童代言的负面心理效应

调查显示,当前儿童广告已占商业广告的20%以上。广告为何老是拿孩子说事儿呢?究其原因,一是庞大的儿童消费市场的诱惑。我国目前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有近3亿人,他们的消费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二是天真无邪的儿童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他们代言的广告不仅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对成人也更具感染力。三是儿童广告代言费用相对较低,与大牌明星动辄上百万元的代言费相比,儿童代言广告制作成本小得多。

随着儿童参与广告的泛滥,其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受到社会诟病。对于代言广告的儿童来讲,频繁地接拍各类商业广告,家长以此为荣,容易把这种不正当的名利观过早地传递给孩子,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易产生不良影响。

同样,儿童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超强,但心智发育还不够健全。广告因表达需要而采用的夸张、梦幻手法,却往往被天真的孩子看作现实或加以模仿,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如何让儿童远离广告“伤害”,首先就是要“堵出口”。广告诉求内容体现的是企业价值追求,然而,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全社会最大的心愿。虽然我国《广告法》第8条要求“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

共同关注:儿童代言的负面心理效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我们更期待能够有一部专门针对儿童广告的法规出台,广告制作能体现出“儿童健康优先”的意识,别再让我们的孩子被“不良广告”牵着鼻子走。要知道,今天的一则广告,有可能影响一代人的未来成长。

(责任编辑 陈奕璇)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