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 正文

两岁半娃娃“贵人语迟”

2岁半的珠珠(化名),长的像洋娃娃,安静乖巧,但一直不会开口说话,偶尔只会无意识地喊“妈妈”,“孩子长大就好了,有福气的人都说话晚”,街坊邻居常这样对珠珠家人说。等周边的孩子都会唱歌背诗了,珠珠还是不会说话,坐不住的家人把她带到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高危儿干预中心,医生经过检查,发现珠珠智力落后于同龄儿童,该中心张玲护士说:“可能和妈妈孕期用过药有关,孩子胼胝体发育不良,只认识桌子、椅子、碗等日常物品,图片则不认识,手的精细动作很差,不会搭积木,不会穿珠子,语言理解能力有限,简单的指令听不懂。”

孩子语言发育延迟可能由各种异常疾病导致,如听力障碍、智力低下、自闭症等,家长应该及早发现及时到医院进行干预治疗。张玲介绍,语言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孩子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就是哭叫,出生后一个多月,由于口型的不同,可以分别发出不同的元音和辅音。在6~7个月时,小孩会无意识地叫爸爸、妈妈;一岁时开始出现第一批可以被理解的语言,如灯灯、糖糖等简单的词;到了两岁就可以说出300~400个词和一些简单的短语,如吃饭、上班等。

认为说话晚的孩子会更聪明,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张玲指出,临床上的确有一类说话延迟的孩子不属于病态,也不需要特殊干预,叫做“特发性语言发育延迟”。这种孩子在智力、听力、行为等方面都是正常的,就是说话很晚,可能到了两岁半或三岁还什么都不会说,但外貌、行为看起来跟正常孩子没有差别,智力、理解能力也是正常的,能明显感觉到他可以听懂大人的话。对于这些孩子,家长不用太着急,平时注意多与孩子慢慢说话、讲故事等,一般等到两三岁,孩子自然就会说话了,但“特发性语言发育延迟”的诊断必须由专业医生作出。

心理更多推荐

呵护孩子心理的6个标准

两岁半娃娃“贵人语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哪些人容易“成瘾”?

孩子爱顶嘴都是家长的错

从面部解读新生儿心理

培养孩子健康人格要趁早

心理学家:培养孩子健康心理法则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