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
按照临床实际,淋证的畏寒发热往往与小便涩痛同时并见,乃湿热熏蒸',邪正相争所致,与一般表证之邪郁肌媵,卫表失和所引起的发热有所不同,不必r见发热恶寒,即用辛散之剂。因淋证多属膀胱有热,阴液每多不足,而辛散发表,用之不当,不仅不能退热,反有劫伤营阴,引起尿血加剧之弊。如淋证确由外感诱发,症见发热、恶寒、咳嗽、流涕者自可适当配合选用疏风解表之剂,表里同治。至于淋证忌补之说,仅适用于实热之证,诸如脾虚中气下陷,肾虚下元不固,自当运用补脾益气、补肾固涩等法治之,不必有所拘泥。
2025年10月18日
淋证可分为:①热淋,治以清热利湿通淋,代表方为八正散加减。②石淋,治以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代表方为石韦散加减。③血淋,治以清热通淋,凉血止血,代表方为小蓟饮子加减。④气淋,治以理气疏导,通淋利尿,代表方为沉香散加减。⑤膏淋,治以清热利湿,分清泄浊,代表方为程氏草髒分清饮加减。⑥劳淋,治以补脾益肾,代表方为无比山药丸加减。
2025年10月18日
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具体应用视阴阳虚实的不同而异。阳水以祛邪为主,应予发汗、利水或攻逐,同时配合清热解毒、理气化湿等法;阴水当以扶正为主,健脾温肾,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对于虚实夹杂者,则当兼顾,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
2025年10月18日
水肿可分为阳水与阴水。阳水病因多为风邪、疮毒、水湿。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紧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热等表证,属表、属实,一般病程较短,《金匮要略》之风水、皮水多属此类。阴水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发病缓慢,肿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金匮要略》之正水、石水多属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