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内向,不敢跟新同学玩……”昨日,汉口苏女士带着7岁的女儿琴琴(化名)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担心不已:内向的孩子容易受欺负,长大后会在社会上混不开,怎么办?
接诊医生、心理专家周瑞祥博士与琴琴交流后发现,琴琴在家活泼开朗、能说会道,但不太愿意和陌生人接触,这其实是一种胆小害羞,并不是真正的内向。真正的内向表现为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不主动和外界接触等。
他说,除了真正内向、孤僻、自闭的儿童外,许多看似内向的孩子多是“假内向”:一类是像琴琴这样胆小的孩子,另一类是因客观原因(如父母不睦,学习压力过大等)不愿说话的孩子。由于成年人一般都喜欢活泼可爱的孩子,会下意识地认为不爱说话的孩子就是“内向”,还担心他们成为人际关系中的弱者,急于改变他们。
周瑞祥建议,家长不应将未满10岁的孩子定义成内向或外向,因为性格是基因、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会随成长经历而改变;家长可尝试“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带孩子到大自然和公共场合中,去感受和玩耍,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让他们自然参与人群和社会。
内向和外向没有好坏之分
武汉市第一医院心理专家周瑞祥介绍,性格气质没有好环之分。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推崇老实本分、内敛沉稳的内向性格,后来受西方文化影响,外向性格开始更受欢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主任王继中认为,内向和外向性格各有长短:内向型的人做事严谨,考虑问题周密,但不喜主动与人交往;外向型的人善于交际,容易适应环境,但可能易烦躁,情绪波动大。但无论什么性格的人,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都是有益的。荆楚网)【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