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 正文

王文龙:从地震说开去

  “这段时间我们必须调整经营管理思路。因为地震提供了一些新的机遇,如灾后重建项目会多一些,我所身处四川,加上对四川交通的熟悉和了解以及众多在川项目的成功监理经验,让我们在灾后重建项目的竞争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同时,承接灾后重建项目不仅仅是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是促进我们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契机。”四川省公路工程监理事务所常务副所长王文龙如是说。  相信从100多天前那个震惊世界的下午开始,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踏上巴蜀大地的任何一个人,注定无法回避一个词儿——“地震”,因为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的情愫,它留给四川人民太多的悲伤。在四川省公路工程监理事务所,我和常务副所长王文龙的交流也是从地震开始的。  灾难中担起社会责任  成立于1992年12月的四川省公路工程监理事务所(下称“监理所”),是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的下属企业,先后获得过交通部“全国交通系统先进监理单位”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优秀监理企业”以及四川省交通厅“四川省交通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这样一家优秀的监理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应当是义不容辞的。  “地震发生时,我正和监理所的同事驱车前往雅安至泸沽高速公路项目J L4监理部检查项目监理工作。”回忆起那惊魂一刻,王文龙用低沉的声音说,“当时车正行至石棉境内,路旁飞石不断,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冷静,并要求驾驶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赶往工地现场。”  当看到工地全体监理人员都平安无事,各种设施并未受到较大破坏时,王文龙心里才松了一口气。他就雅泸路项目下一步的抗震防震救灾复工等工作进行了简要部署,及时检查了监理项目的工作情况后便返回了监理所,等候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对抗震救灾工作的统筹安排。  王文龙介绍,监理所距离震中汶川约100公里,属于中度受灾区。幸运的是所里承担的项目没有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没有人员伤亡,但灾区通往外界的多条道路遭遇严重损毁致使交通陷于瘫痪的消息,深深地揪动着监理所每位同事的心。  为切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监理所各项目的监理人员和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一起迅速对合同段内路边坡挡墙涵洞桥梁桩基墩柱盖梁预制梁板隧道等工程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出现开裂变形偏移松动等现象;对所有的水准点导线点进行了认真复测联测。  同时,监理所派出了部分项目监理人员奔赴青川北川等救灾一线,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部分同志与设计院相关专业人员一道前往灾区对各条损毁道路进行踏勘和调研,为下一步“抢通保畅”工作的顺利开展采集了第一手宝贵资料;有的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灾区工地现场指导建设工作;有的冒着塌方滑坡和滚滚飞石的危险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生命绿色通道”的抢修保畅工作中;有的加入了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队伍,帮助红十字会搬运救灾物资。  在积极投身抗灾救灾一线的同时,监理所及所属监理项目部积极为灾区捐款7万余元,捐物上百余件,无偿献血2000毫升,先后投入十余人参与抗震救灾志愿队。  “可以说,作为监理企业,我们在震后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在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尽到了一个企业及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今后,我们还将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去。”王文龙说。  适时调整发展思路  在谈及汶川地震对监理所今年的工作有哪些影响时,王文龙说:“地震除了对监理所监理的某些项目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外,总体来讲,对监理所本年度的既定工作计划以及目标没有太大的影响。尽管如此,地震后一些具体的工作还是会因为地震而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变化。” 王文龙解释到,以监理项目的投标工作为例,由于地震的影响,原本应该提前招标的一些项目没有能够得到及时落实,虽然四川省政府和交通厅确定的交通建设目标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灾后重建即将全面展开,原定的招投标工作及项目报批报审工作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大敌当前”,监理所必须服从大局。  “同时,作为川籍的国有监理企业,地震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调整经营思路和管理思路。”王文龙说,“一方面,地震提供了一些新的机遇,如灾后重建项目会多一些,我所身处四川,加上对四川交通的熟悉和了解以及众多在川项目的成功监理经验,让我们在灾后重建项目的竞争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承接灾后重建项目对任何一家监理企业来讲不仅是极大的挑战,更是促进监理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契机。因此,在近期内,我们将密切关注灾后重建项目的招标工作,随时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众所周之,交通设施的恢复重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保证其顺利展开,监理是必须的环节,而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给部分监理人员造成了心理上的较大恐慌,因此必须要尽快抚平监理人员的情绪,帮助们走出地震阴影,消除心理恐惧。  对此,王文龙说:“做好监理人员的工作是我们迎接挑战的前提。同时,监理必须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把质量检查和安全管理作为最重要的工作,经历了地震后,社会上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监理必须在灾后的恢复和重建中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把好工程质量关。”  而此次地震也让王文龙看到了监理所今后需要提高和改进之处。他说,监理所一直以四川省内的项目为主,但由于地震,川内项目的招投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必须积极走出去,在全国范围内寻求更多机遇。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监理人员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努力提升监理服务水平,积极拓宽经营范围,从而进一步提升监理所的综合竞争力。”  地震引发诸多思考  作为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监理的作用必不可少。在地震中垮塌的交通设施在建设过程中都有监理工程师的参与,这些设施在震后的损毁程度不一——有些桥梁保存下来了,而有些桥梁却永远消失了;有的公路出现了轻微裂缝,有的却出现了大范围垮塌。这些现象是否应该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地震将给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带来哪些变化?王文龙认为,地震首先强化了对监理工作重要性的思考,因为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有一个环节的工作得不到落实,都将成为安全隐患的来源,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得到重视。  其次,监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得到了强化。公路是公众消费品,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命脉,更是灾难发生时抢救生命的生命线。监理作为“工程质量卫士”,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更加注重监理的社会责任。  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在合同范围内履行的责任,仅仅是从企业和个人角度来讲的责任,而汶川地震带来的责任意识,是一种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两种责任的层面和高度不同,但企业和个人责任的落实是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保证。如果企业责任没有得到落实,那么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就无从谈起。地震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作为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如何通过自身责任的落实来履行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经历这场灾难和痛苦,每个监理人员都应该意识到个人责任的份量,如果上升到社会层面,每个监理人员的责任都关系到行业和社会对监理的认同。  “最后,地震还引发了社会对监理价值的重新认识和正确定位问题。”王文龙说,在监理刚刚落地中国的时候,社会对监理非常重视,监理的价值得到了肯定和认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认同逐渐变成了抵触和不理解,有人甚至认为,监理已没有存在的必要。对监理这个正渴望积极进取,又存在缺点和不足的“20岁青年”来说,这是多么致命的伤害。  其实,这些负面认识恰恰源于对监理的客观评价机制和标准的缺失,导致监理的价值未能真正得到“发掘”。而根据价值规律,监理的价值决定着监理的“价格”,也就是监理的取费问题,价值不被认同,价格自然难以提高。忽视监理价值,一味压低监理费用极大地制约了监理行业的发展。 “监理行业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针对监理的价值建立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机制和标准,监理的价值必须被重新正确认识。”王文龙说,“这也算地震留给社会以及监理行业的一个课题吧。”

王文龙:从地震说开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文龙:从地震说开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