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看到你的头像是一个孩子,不知是不是你的宝宝?
从头像的选择上,能感觉到你内心的那份纯真和质朴。
提问的标题是孩子越大,当妈妈的越暴躁,简洁明了,直奔主题。
同时,也想和题主聊一聊“越(A)……越(B)……”这个句式,在当下的亲子关系中,产生的作用力。
位于位置A的这部分,承担了责任。形成了对B不断加大压力的一种过程。
而孩子只是孩子,还没有到承担责任的那一刻。
表达方式上的无意识,也能够展现出,妈妈的疲累。可能和最近无力感比较强烈,休息也休息不好,都有关系。
当我们发现面对孩子的弱小和哭闹,妈妈很苦恼,觉得很烦很无力,这样的感受脆弱中带着真实。
要么顺应孩子的依恋,要么回避,两个分叉口,似乎都不想进行选择,因为都有一些弊端。
对于孩子成长,和妈妈能够更加舒展地进行工作,都有所妨碍。
当我们陪伴孩子时,我们给予全然的关注和尊重。注视孩子的眼睛,从孩子的眼睛中镜映妈妈的微笑。
当我们需要进行工作时,我们认真又不失俏皮地和宝宝用眼神和手势,进行协商。让孩子感觉到被照料的同时,也被平等地对待。
忙里忙外的新时代女性,并不是说要面面俱到。是需要依靠,需要被支持的。
承受孩子的情绪,需要母亲能够直面自身的焦虑。
当我们感受到被爱滋养的那种乐观和温馨,孩子自然也会感受到舒服,负面情绪也会减少。
成长每个阶段都是新鲜的。
孩子在长大在一天一个样,我们也在成长——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看见自己,看见孩子,看见关系~~~
信任自己,信任孩子,信任关系~~~
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