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题主,
你好!这是个好问题,我相信不止你一人有这样的困惑,特别是疫情以来的这两年,很多人都面临安全感缺失、或对不确性感到厌恶、又或者对未来充满迷茫等等等等,我们不妨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你恐惧的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恐惧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或者解读。比如:
我恐惧失业,我恐惧的可能不是失业本身,我真正恐惧的,可能是失业后经济困难怎么办?社会地位下降怎么办?自己的面子又或者别人的看法如何……
我恐惧失去亲密关系,我恐惧的可能不是亲密关系失去的这个事情本身,我真正恐惧的,可能是不被爱了怎么办?不被重视了怎么办?别人又会以怎样的眼光看待在关系中失败……
我恐惧改变,我恐惧的可能不是改变本身,我真正恐惧的,可能是改变失败了怎么办?跨出舒适区缺少安全感了怎么办?别人怎样看待改变后的我……
当我们处于恐惧迷茫的时候,请让自己冷静下来,诚实地面对自己,问问自己:我恐惧的是什么?如果没有办法很具象地描述自己恐惧的点,建议你参考以下恐惧的来源,这些来源来自于我最近在阅读的一本书 ——《家庭的觉醒》,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帮助。
《家庭的觉醒》——
不被爱的恐惧对冲突的恐惧
对投入的恐惧
独立自主的恐惧
对不幸的恐惧
觉得自己没用的恐惧
失去控制权的恐惧
对平凡的恐惧
对短缺的恐惧
接下来,当我们识别了恐惧以后,我们真正要面对与解决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与解读。很多客观的事情,我们没法控制与改变,比如出身、环境、还有别人的看法,但我们能控制的,是我们自己的心境与看法。
这个时候,你可以用著名的“控制二分法”来梳理自己想法。所谓控制二分法,指的就是控制你能控制的,适应你不能控制的。在自己有能力改变的范畴内,面对,解决然后放下;在自己能力之外的地方,接受,适应,等待。
说说我的经历吧。疫情给我所在的行业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与毁灭性的打击,那些沉淀了几十年行业规则一夜之间全被打破了,业务出现了断涯式的下跌,起初,我恐惧业务没了怎么办?部门倒了怎么办?人到中年失业了怎么办…… 所有这些想法想如困兽般在我心里乱撞。很多人躺平了,我也弱弱地问自己:我可以躺平吗?
看着同行们在苦苦挣扎,看着自己亲手建立的团队,心中响起了宫崎骏的名言:我可以接受失败,但绝对不能接受未奋斗过的自己。
我用“控制二分法”,分析并列出在恶劣环境下,我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哪些,然后一天一天往前推进这些事情。
两年过去了,我当时恐惧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发生,我们却因为跨出了舒适区,努力求生存,反而活得更加有韧性,更加灵活,更加能拥抱不确定性。
所以,亲爱的朋友,恐惧不可怕,它只是我们人类老祖先刻在我们基因,并遗传给我们的面对危险时的反应机制。真诚地面对它,乐观地解读它,然后找出你能控制的方面,去做积极的改变。
希望我的文字能够帮到你,加油,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