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婚姻是两个人的,为什么只有我在付出?”(婚姻为什么不是两个人的事)

心理咨询师胡海清 | 作者秋里 | 编辑在亲密关系中,你会展露你的脆弱吗?比如和伴侣诉说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所受的伤;比如在伴侣面前展现,自己最柔软最没有自信的一面……对于有些人而言,这些事可能很容易做到,而对于另一部分人,他们不仅做不到,并认为这是禁忌,不能去做。他们相信,一旦展露自己的脆弱,伴侣就会离自己而去。作为一名咨询师,我在咨询室里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来访者,大部分是已婚女性。她们以独立坚强为盔甲,承担着一切,以为这样关系才会幸福,但她们内心的脆弱和恐惧却无人得知,甚至连自己都不敢触碰,直至不堪重负,关系也出现问题。其实,真正幸福的关系,需要两个人的坚强,更需要彼此的柔软。前者是关系的力度,后者是关系的深度。那么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展露自己的脆弱,接纳真实的自己呢?今天征得来访者的同意,我想分享一个女性在婚姻中,从「假装坚强」到「接纳自我」的真实故事。她的故事在现代中国婚姻家庭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希望你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和力量。01有房有车,有丈夫有孩子,为什么还是感觉不幸福?白玲(化名),36岁,已婚,有孩子,因为家庭矛盾来到我的咨询室。她看似独立和坚强,内心深处却有深深的无助与脆弱。从学生时代开始,白玲就一直是一个听话的乖巧女孩。结婚后,白玲更是相夫教子,努力工作,和千千万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一样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但是,婚姻时间越长,她越觉得累,非常压抑,特别想逃离这个看似美满的婚姻。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这么多年,她一直努力学习,努力经营婚姻,努力工作,努力教育孩子,从未停止过。36岁,有了稳定的工作,有房有车,有丈夫有孩子,她曾经以为自己努力得到这些东西,就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当她得到了这一切时,却感觉不到幸福,甚至开始讨厌老公,和老公开始争吵不断,十分厌恶生活在这样一个压抑的家庭。我还记得,初见白玲的情景。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中午,她在自己的独立办公室里打开视频,和我连线。她梳着齐耳短发,干净利落,透着优雅和成熟的气质,脸上画着淡妆,仍然遮不住愁苦的表情。我还没有开口,她就叹了口气说:“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了,最近就是打不起精神,我都不想回家,看到老公我就烦,别人都说我老公特别稳重踏实,对我也很好,但是我已经想过无数次离婚了。我好奇地问她:“你和老公是怎么认识的,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可以讲讲吗?”她和老公是大学同学,在学生社团里认识的,自由恋爱,毕业后就一起到老公的家乡工作,结婚生子,日子过得平淡简单。老公是学桥梁专业的,工程经常在外地,需要常年出差。她怀孕的时候,孕吐得厉害,老公不在身边,她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孩子快要出生了,他还在工地上回不来,孩子已经出生了一天,他才急忙忙赶回来;孩子上幼儿的第一天他也不在家,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他依然不在家……这么多年,孤独、抱怨渐渐地充斥在她的内心,但她却不能诉说。02扛起了整个家庭,却唯独忘了自己的脆弱白玲是一个中学教师,虽然老公经常出差不在家,但是她在兼顾家庭的同时,工作也丝毫没有懈怠。她在学校里兢兢业业,带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是学校公认的教学能手。虽然老公在家庭生活中的很多重要场合是缺席的,但是她总是对老公说:“没事的,家庭有我呢,我一个人可以的。”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整个家庭的所有琐事。孩子半夜发烧了,一个人抱着孩子挂急诊看病;孩子开始上学了,她负责每天接送孩子,下班辅导孩子做作业;孩子睡着了,她又开始打扫卫生,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床休息……照顾孩子的责任和工作的压力,让她疲惫不堪,但是她还是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这样她才是丈夫的好妻子,学生的好老师,孩子的好妈妈。她有时累得独自在深夜流泪,白天起来,依然像个女战士一样工作、带孩子,全年无休。这些疲惫后面是深深的委屈和无奈,甚至是愤怒和厌恶。她开始左右为难,是否再继续支持老公的工作,让自己这样不堪重负;还是让老公回家,帮忙照顾孩子,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白玲开始失眠,胸口好像老有一口气憋在那里,闷闷的,特别难受,工作也开始心不在焉。随着咨询不断深入,我看到,白玲委屈和压抑的背后是对脆弱无能的恐惧,表面的能干背后是想尽力去做一个完美的妻子。这种对完美的期待,最早可以追溯到她的原生家庭。03对完美的期待,掩盖了真实的自己白玲出生在北方一个中小城市,父亲是公司中层管理,母亲是一名公司普通职员。母亲从小就对她要求严格,她对母亲言听计从,从小就学习优秀,一路从重点初中考到重点高中,再到大学,没有让父母操过心。母亲一直对她的乖巧懂事赞不绝口。她也以此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做家务带孩子。累了想要休息的时候,想要抱怨的时候,内心却有个声音,说:“不可以,你在偷懒,你不是个乖孩子,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如果一个人内心背负了太多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就很难活出真实的自己。父母过度夸奖孩子懂事乖巧能干,没有看到孩子也有脆弱和无助的一面,那么孩子会觉得表达脆弱是不被允许和接受的。这就是白玲为什么总是觉得压抑和憋屈的原因。她真实的自我,在幼年时就被父母无意地打压。到了婚姻生活中,多年积累的委屈、愤怒、压抑一股脑都爆发出来了,让她感觉窒息。04允许自己表达脆弱无助,是和解的开始随着咨询的深入,白玲从只谈自己的身体不适,开始慢慢转变为能留意到自己的情绪,并开始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愤怒。记得在一次咨询中,她终于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说:“我其实不想做这么多家务,也不想拼命的工作,我对老公的不管不问挺生气的,我也想发脾气,我也想葛优躺,我其实特别需要老公的帮助,我不想做家里的女强人,我只是个弱女子而已。”她说完又有点犹豫,停顿了一会儿又问我:“我这样说,是不是显得我不体谅老公,就不是个贤惠的好妻子了?”我温柔而坚定地说:“你刚才说的才是真实的你,只是你不允许自己表达脆弱无助,才让自己一直困在抱怨、愤怒的情绪中,这也是你的一部分,是可以被允许的。”“原来,我是可以无助脆弱的,我是可以拒绝我不想做的事的”,白玲一边哭一边擦着眼泪诉说。那一刻,她把积累了多年的委屈与悲伤都化成了一滴滴眼泪。终于,从那以后,她开始告诉老公自己的辛苦,也提出希望,让老公多回家分担一些家务。而且,当她提出这样的要求时,不觉得羞愧,她开始学会照顾自己的情绪,关爱自己。允许自己表达脆弱与无助,是和解的开始,也是自我接纳的开始。05我们该如何接纳自己的脆弱?如果你也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或者其它关系中,经常感到委屈、压抑、愤怒,你可以尝试这样做:a. 为自己做选择觉察自己做的每一个选择,是为了讨好他人,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社会的标准而选择,还是真正自己想要的选择。如果你做出的选择,是压抑和牺牲自己的,那么随之而来的就会是自我贬低和负面情绪。只有你更深层次地了解自己的内心需要,去做满足自己内心需要的选择,你才能感觉到你是被爱包围的,你也才有能力去关爱周边的人。正如《如果你爱我》这首诗里写的宣称自我牺牲是伟大的那是一个古老的谎言你贬低自己并不能使我高贵我只能从你那里学到“我不值得”我愿你的爱像阳光我感受到温暖、自在、丰盛喜悦我在你的爱里滋养、成长我从你那里学会无条件的给予因为你让我知晓我的富足b. 学会关爱自己萨提亚模式里,有一条信念是:每个人都拥有所需的一切内在资源,以便成功应对和成长。当你遇到困难时,学会从自己的内在寻找资源和力量去解决。当你发现自己内在有那么多珍贵和可爱的资源时;当你学会呵护、聆听、陪伴、理解自己时;当你带着这样的自己进入关系中,你发现你对他人的期待无形中改变了——不再有那么多要求,而是增添了很多允许和接纳,使得关系更加流动了。不过,关爱自己并不是一种看书自学就能轻易习得的能力,而是需要在关系中去历练和去获得。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如果很少在关系中享受过被看见和被爱的感觉,也很难做到真正看见和关爱自己。所以,我会更推荐大家去咨询关系里体验那种被全然接纳,包容和理解的感觉。当你体验到了这种感觉,你就能够内化到自己的关系模式中,对自己充满信任,包容和理解。彼时,你也能够真正地接纳自己和爱上自己;你会发现,成为你自己,哪怕是一个带着缺陷和脆弱的自己,就是一种幸福和完整。当你拥有了真实和完整的自己,你也才能够去享受当一个妻子,当一位母亲。希望,那些在关系里一直压抑着隐藏真实自己的人,终有一天能体会这种感觉。注:本文故事已获来访者授权,并均已加工处理,模糊了隐私信息。作者介绍胡海清胡海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校心理学副教授,从业18年,服务来访者超过2800人,积累个案时长4200+小时,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胡老师擅长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高效解决个人成长、伴侣沟通、婚恋关系、情绪困扰等议题。来访者真实评价:如果你有相似的困扰,可以找她聊聊,她将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你。为了鼓励求助意愿,胡老师特地开通了5个新人咨询半价名额,原价600元/次的咨询,现价只需要300元。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点击下图,向胡海清老师求助 ↓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95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