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爱上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是怎么回事(社交媒体中虚假新闻泛滥的原因)

导读:我们被假新闻欺骗的可能性不仅取决于标题说了什么,还取决于是谁说的。我们更可能相信来自与我们的政治观点一致的来源的假新闻,因为我们认为它们更可信。许多社交媒体用户关注与自己政治观点相关的新闻源,这样的做法,使得人们更容易相信那些推送给自己的假新闻。这是一个慵懒的周日下午,你躺在沙发上,漫不经心地浏览着你的手机社交媒体更新。像往常一样,你几乎没有留意到,新闻里随机推送了类似猫吃面条的报道,周年庆祝的广告,夹杂在各种无聊的新闻更新里面。直到一个惊人的标题吸引了你的眼球。你很快就会扫过那些充满感情的词语,发现其中有丑闻。这肯定不是真的!或者可能是真的?在这个时代,社会教育我们要对假新闻高度警惕,你认为你的消息源上的假标题是真的几率有多大?这种可能性可能比你想象的要高。为什么?因为你选择了新闻源。也就是说,我们在社交媒体动态上看到的新闻往往是由我们决定关注的来源发布的,可能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些来源将为我们提供准确的信息。后台数据会推送与新闻源相关的新闻给到我们。换句话说,我们认为他们是可信的。新的研究表明,单纯依赖消息来源的可信度会增加我们被假新闻欺骗的可能性。01我们有可能被假新闻骗了:来源为何那么重要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要求新闻消费者评估新闻标题的准确性。其中一些是真实的(并经过多种来源的验证),还有一些是完全虚假的,摘自恶作剧网站。重要的是,他们操纵了消息来源,在一些标题中,虚假信息似乎是由像CNN这样的左倾新闻来源发布的,有时是由像福克斯新闻这样的右倾新闻来源发布的(这是该研究的“欺骗”的一部分)。在另一项单独的任务中,研究人员还要求参与者判断他们看到的新闻来源的可信度。他们发现,大多数参与者用他们对消息来源可信度的评估来评估标题的准确性。也就是说,如果他们认为消息来源可信,他们也更有可能认为标题是准确的。虽然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发现,但有一个重要的警告。参与者如此依赖于消息来源的可信度,以至于他们认为即使是看到明显虚假的标题,也认为有可能是真实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关联。而仅仅依靠新闻来源的可信度来判断标题,可能是一个问题。02可靠的消息来源也可能发布错误信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一部分错误信息来自知名甚至流行的新闻源。例如,2014年,PolitiFact网站将福克斯新闻频道58%的报道和CNN 22%的报道评为虚假或大部分为虚假。就在最近的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福克斯新闻等右倾的广播和有线媒体经常讨论有关病毒的错误信息。重要的是,虚假信息可能是由于人为错误或偏见而发布的——没有直接的欺骗意图。例如,在新冠疫情的早期,丹麦一个受人们信任的国家新闻广播员讨论了“口罩不起作用”的错误说法——记者无意中误解了当地一项小型研究的发现。这个标题足以让无数国内和国际新闻源也纷纷使用类似的标题,导致当地民众认为,带口罩的命令是毫无意义的。03人们对可信度的看法可能存在偏见有趣的是,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新闻标题的来源与他们的政治倾向相同,参与者更有可能相信假新闻。也许这并不令人意外,消息来源的政治倾向最终成为他们对消息来源可信度看法的主要因素。这种效应对任何党派的参与者都是真实的。这些发现表明,我们可能更容易受到来自自己新闻源的虚假信息的影响。虽然我们可能认为这些消息来源没有欺骗我们的意图,但由于偏见或人为错误,他们的出版物不能确保非百分之百不含误导性信息。考虑到仅仅依靠消息来源的可信度还不够,这里有三条建议,以避免我们受网络上的假新闻所欺骗。1. 依赖多个来源来判断信息真伪。如果一个标题使用了高度情绪化的语言,或者这个标题试图诋毁他人(这是两种常见的识别错误信息的策略),你最好先检查一下标题的信息来源。如果你能再查看一下推送给你的消息中,是否同时有几家新闻媒体在说同样的事情,情况会更好。如果几家可信的新闻机构都发布了类似的标题,这会增加信息真实的可能性。2. 找到原始证据。如果一个特定的标题或文章的来源不是信息的主要来源,检查这个信息的来源是一个好主意。例如,它可能是一篇转述采访部分内容或描述科学研究结果的文章。如果是一家可信的新闻出版商,他们会提供原始来源的链接,这样你就可以验证某个记者或作家是否可能曲解信息,或以一种误导或有偏见的方式描述信息。3.新闻源的多样化为了降低因消息来源与自己的政治意识形态相同而被误导的风险,不要只关注与你观点一致的新闻来源。多样化的新闻源不仅会拓宽你的新闻报道渠道,而且如果一个标题同时得到了右翼和左翼新闻来源的支持,这将大大降低它是虚假的风险。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的最后一项发现表明,自由派和保守派都认为他们“自己”信任的新闻来源在政治立场上是中立的,但实际上,政治立场不同的消息来源是存在高度偏见的。所以,如果你认为你的新闻源都是政治中立的,这可能就是你的新闻源有政治偏见的证据。(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翻译:树叶猫编辑:翠审核:唐诗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欢迎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作者: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责任编辑:一只梨

原作者名:

Cecilie Steenbuch Traberg

转载来源:

Psychology Today

原文标题

Why We Fall For Fake News on Our Own Social Media Feeds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26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