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 正文

老人精神“空巢”是一种“难言的伤痛”(1)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这是《常回家看看》的经典歌词,可如今这似乎成为一种奢望、遥不可及的梦想,这尤其是针对于空巢老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老人精神“空巢”是一种“难言的伤痛”,你知道吗? “每次都拿不少东西来看我,东西放下人就走了,其实我只想让他陪我吃个饭聊聊天。”一位老人在盼望儿女来到身边时说。“百善孝为先”,物质赡养固然重要,但是对老年人精神上的关怀和慰藉同样重要。“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本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孝道,可在现实生活中,“工作忙”、“压力大”、“距离远”……种种理由却让这成为“最简单的困难事”。随着老龄化形势的逐渐加剧,“空巢老人”早已不再是新鲜词汇了,现在很多老年人不但在生活形式上“空巢”,精神上也处于“空巢”状态,与肉体上不适、病痛相比,孤独、寂寞,精神上缺乏慰藉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一种“难言的伤痛”。 A——老人:精神“空巢”期待有人唠嗑 独居老人徐英芝晚上睡不着数数 儿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哈尔滨市63岁的徐英芝是一个独居的空巢老人,“出门一把锁,开门一盏灯。”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问到平常生活是否寂寞,老人告诉记者:“这么多年,也都习惯了,出去溜达溜达、聊聊天、唱唱歌,白天日子倒也好过。”因身患心脏病,眼睛也不好,徐大娘很少看电视,晚上听听广播7点左右就上床睡觉,“睡不着就数数,有的时候数着数着天就亮了……”最近因为天气变冷,老人旧病复发,“自己到社区医院打点滴,已经十多天了”,生病也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徐英芝并不觉得难过,反而因为有人来家探病而格外开心,“和我一起唱歌的歌友买了好几样水果来看我,都吃不完,有人陪说说话真好。” 据哈尔滨市的不完全调查显示,像徐英芝这样的空巢老人全市有38.4万人,占哈市老龄人口的1/3左右,其中独居老年人达6万余人,不知道他们是否也都像徐英芝老人一样“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家中冷清的王大爷公园看一天人 虽然与儿女生活在一起,但是由于缺少沟通和交流,也让很多老人精神上处于“空巢”状态。和儿子一家三口住在一起的王大爷觉得自己“空心”的日子比“空巢”还难熬。“儿子儿媳上班,孙子上学,家里冷清清的,我平时没什么爱好,没事就到家附近的小公园去呆着,有的时候跟别的老人聊聊天,很多时候干脆就坐在椅子上看来往行人打发时间,饿了回家吃一口,下午接着去。”这样的生活有意思么?“没意思!”王大爷想也没想就回答记者,“可是那我还能干啥啊,孩子们都那么忙,住一起成天也说不上几句话,说也说不到一起去,别惹人家烦了,过一天算一天吧。”像王大爷这样靠“坐公园看人”打发时间的老人,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不少,他们大多退休在家,衣食无忧,可是饱受孤独寂寞之苦。还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告诉记者:“没事就从窗户看外面的行人,今天天冷,上午一共从楼下过去89个人,其中21个是小孩……” 老人孤独的问题在一些新建的楼盘社区更为严重,远离城市中心,老人们甚至连“看行人打发时间”的乐趣都被剥夺了。李大娘家住群力某小区,是新建的社区,入住率不高,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她说:“环境是不错,可人也太少了。在小区里溜达,别说找人说话了,见着个人影都难。”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