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题主好!
我是阳光,感恩遇见,认真读完你的“故事”,深深地为你的不容易而感动!
感恩题主的自我觉知,带来话题:“生活在单亲重组家庭,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让我窒息?”
或许,这就为题主得意改变命运带来的更多的视角来看待“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伤害”。
这里,我也很愿意分享我的思考与想法,供题主参考吧。
~~~~~~~~
透过题主的描述来拆解并分析一下题主叙述故事背后的问题所在——
我生活在一个单亲重组的家庭。我的人生一直被外婆、妈妈、大姨掌控着,感觉自己的头上压着三座大山。我常常感觉他们真的是不可理喻,我没有一点自己的空间,我真得难以呼吸,但我又改变不了。那种家庭氛围真得很影响你。你好像就是又不能说他们不好,因为他们真得好像很爱你,在经济上从来没有亏待过你,外婆似乎还会拿出她的养老金来来帮你交学费,你每次回家她似乎都特别心疼你。于此同时,你又感觉这种爱让人窒息,你不能表达自己的不同意,外婆会扇自己的脸。你不能说自己不想上辅导班,你妈妈会说你要是和我吵姥姥姥爷心脏病犯了你来负责。好不容易跑到了外省上大学,你想自己回家,妈妈说,你不跟你小姨一块回家你就是白眼狼、没良心。我家的日常交流就是争吵,可能和我喜欢安静也有关系,反正总而言之我真得很讨厌我家的家庭氛围。那种感觉就是你好像和他们断绝关系你会有愧疚感,你还需要亲情,不断你又感觉特别窒息,他们不会改。我好绝望
从上述描述中,归纳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题主贴切的比喻,外婆、妈妈、大姨是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
【2】家人以“爱的名义 / 都是为了你好的说词 ”绑架题主的“人身自由”,尤其是“心灵的自由”,否则,违抗的话,自己会感到深深的内疚/自责?
【3】题主不能有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对待家人长辈的“命令”必须无条件服从?—— 否则,就是白眼狼/没良心的“罪名”?
【4】家人之间的日常交流便是“争吵”缺乏正常的交流/爱的流动,在家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5】题主想离开,又被亲情牵扯着,不离开又感到窒息,如此“ 纠结/矛盾/冲突 ”的内心体验?——绝望?
针对题主描述的实际情况与求助主题,或许可以尝试这样去应对——
第一,接纳原生家庭的所有,认知其何以让题主感到“绝望”的来龙去脉。
【1】现实中,很多人都和你一样,对于原生家庭,又爱又恨,不知道如何处理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想离开又离不开,矛盾而纠结…… 好在已经长大并对自我有清晰觉察的你,可以主动求助了,所以,虽然暂时我们现在感到无力,但是原生家庭不会决定我们的一生。
【2】客观地看待父母的“过错”,以及原生家庭的“伤害”。比如,如题主叙述的那样,单亲家庭长大,是父母之选择,不由题主你能决定,更不是你的错。童年确实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初始阶段的质量,但自我成长却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情。所以呢,客观看待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也是我们给自己一次新的成长机会。
【3】理解父母的人生选择,接纳单亲家庭的事实,外婆、妈妈、大姨或许也是他们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因为,毕竟她们从来都没有被教授过如何成为合格的“家长/长辈”,只有以其自以为是的方式来对待我们后辈,我们不得不成了跟她们雷同的“复制品”?
第二,接受长辈们必然是不完美的存在,承认我们从小到大是“活成了外婆/妈妈/大姨”期待的样子。
【1】客观地看待原生家庭,意味着要收起我们对家长们理想化的期待。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一次次经历会慢慢纠正自己心中“理想化家长”的形象。当我们意识到“家长们不再完美”这一点的时候,就等于我们又经受了一次与“理想家长”的关系破碎的过程。
【2】题主之所以会感到绝望,或许,我们现在仍然对她们的“过错”无法释怀,就是因为这背后,隐藏了内心深处对她们过于理想化的期待:比如说“我觉得她们理解我内心真实想法/应该了解我想拥有独立的主权,而现实却是,我必须被要求按照她们的愿望去长大?
【3】因此,理解她们的不完美,是客观看待“伤害”的重要一步。因为终有一天,我们也要接受自己成为不完美的父母,我们也会面临孩子的失望/绝望的事实?
【4】小时候的“伤害”是躲不掉的,从小我们生存的本能决定了,在我们的能力还没发展好之前,我们会十分依赖重要抚养者,自然也就无法躲开来自重要抚养者的“伤害”,这是人类的共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以更平静的心态来看待这些她们的所为。
【5】尽管我们必然要受到一些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但这些伤害是有限的,更是可以弥补的,所以,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有限的 。恰如,题主选择了去外省读大学,这就为自己走向自己可以掌控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影响人成长的因素实在太多了,除了原生家庭外,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还会接触到学校、朋友、同事等等其他圈子,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而最重要的呢,我们的内心还拥有很大的心理复原力,这是属于我们自身的力量,它能让我们更好地自我修复和成长。
第三,逐步学会“课题分离”,建立起必要的人际关系“边界”,逐渐成长为真实的自己,活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1】从心理学角度,看见,即疗愈。事实上,只要我们意识到“改变是可能的”,我们就有了走出伤害的勇气和可能,就像题主能够积极主动的来壹心理平台谈论自己想了解的话题,这就走在了改变的路上了。
【2】重新认识原生家庭里的长辈,外婆、妈妈、大姨,或许,理解她们的不容易和思维局限才能够与其和解。重新认识她们,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更理性地看待其“过错”,这样才更容易从“伤害”中走出来。因此,不妨找些机会,去和她们直接聊一聊他们的童年和过往等等.......
【3】 调整认知偏差,主动发现她们身上好的一面。
比如,外婆可以拿出养老金来自助学费,妈妈/大姨曾经为自己做过的令自己感动的事儿;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观察一下,在哪天不争吵的时候,会不会彼此感到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你可以主动搜集这些好的证据,并记录下来,找到合适的机会与其坦诚的交流与表达,便于发现积极正向的力量。
【4】 学会“ 课题分离 ”。
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包括和外婆、妈妈、大姨、小姨的关系,和同学的关系,我们需要学会“课题分离”,就是分清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学会承担起自己的人生课题,也不要把别人的课题强加在自己身上。即,那件事情的直接后果由谁承担,就是谁的课题。对此,如果题主还不甚理解的话,也可以找到专业的心理帮助深度梳理并尽快心理成长。
【5】对于“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可以在成长过程中,自我疗愈,也可以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你需要哀伤疗愈。比如,
① 可以通过书写疗愈,如果你喜欢安静,不爱向别人诉说,那么,你也可以采用写感想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哀伤,当我们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就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心里会轻松很多;
② 阅读。有的人在哀伤中读不进书,但有的人可以埋头阅读。有的人爱读与哀伤疗愈有关的书,有的人爱读小说、杂志或网上的帖子,但不管阅读什么,能使你感受到轻松的阅读都是有益的;这里,推荐阅读《为何家会伤人》,《拥抱不完美,认回自己的故事疗愈之旅》,《遇见未知的自己》,《把自己爱回来》,需要的可资阅读。
③ 分享哀伤可以减轻哀伤。比如你在这里的分享就很好,当我们把自己心里的话诉说出来是哀伤疗愈最好的方法之一。你还可以找信得过的朋友、家人说出自己的内心所想,在诉说中把情绪宣泄出来,以免积郁成疾;
④ 运动。对于疏解哀伤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对于处于哀伤之中且出现失眠症状的人来说,更有帮助。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散步、跑步、快走、打球、游泳、跳舞等等;
⑤ 艺术疗愈:摄影、绘画、手工等都是有益的心情疏解方式;
⑥ 冥想。学习静坐冥想,比如试想把积郁在心中的哀伤情绪一点点通过呼气将它排出体外;
⑦ 音乐。听自己爱听的音乐,但如果一些熟悉的音乐会勾起您的哀伤,那就换新的音乐听;
⑧ 参加公益活动。据说这是所有哀伤疗愈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在公益活动中,你可以看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哀伤疗愈的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您可以选择您自己觉得合适的方法去疗愈自己。
【6】事实上,改变不了她人,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你要相信自己可以从原生家庭的模式中走出来,完全可以改变对她们的看法,当你远走高飞的时候,便有了掌控自己的能力,那个时候,你便是你人生的主宰!
? 以上,是结合题主问题的回答,可谓一己之见,希望抛砖引玉,带了更多思考,也希望对题主有所启发和帮助,欢迎更加深入地交流。祈愿题主早日走出“绝望”,去拥抱自由自在的新生活吧!
~~~~~~~~
我是阳光, 世界和我爱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