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孩子七周岁,在学校和老师顶嘴不听话,是想获得关注么(孩子在校不听话和老师顶嘴家长怎么办)

你好,我是庆祥,我想和你聊聊这个问题。
看了你描述的事情,能够感觉到你内心的着急和焦虑,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总是时时刻刻牵动着我们父母的心。你现在已经能够觉察到孩子的情绪,也有了自我的反思,能够认识到孩子的问题跟父母是有关系的。这点就已经非常难得了,心理学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看见就是改变的开始”。

其实说到家庭教育,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内容,父母也是从孩子过来的,但是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已经不能够继续使用了。我们如何来对待我们自己的孩子,只能学习新的方式方法,可是生活中却没有人来教给我们怎么做,只能我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学习。

~~~转变从成长自己开始
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到目前还不到两年的时间,但是我对家庭教育已经有了不少的理解,亲子关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虽然孩子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做父母的仍然是很担心,但是我们已经不是以前的模式。
您的孩子刚刚七周岁,在学校发生的问题源于关系的处理上存在一些差距,孩子在情绪的管理上有所不足。
我也愿意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内容跟你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情绪是内心对外界的一种感受
尽管对情绪有多种各不相同的定义,但都承认情绪是由以下三种成分组成的:
其一、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既有看不见的内部变化,如心跳加快,又有看得见的外部表现,如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这些变化都是情绪的表达形式;
第二、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即任何情绪都不是无意识的,情绪主体对具体情绪的体验是真切的、鲜明的;
第三、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进而形成相应的态度。

———情绪无好坏
人的基本情绪是喜、怒、哀、惧。在这四种基本情绪上,又衍生出诸如“纠结”等其他情绪。

情绪包括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两种情绪并无好坏之分。

哭啼是孩子最原始的情绪表达,有家长认为哭啼、愤怒是负面情绪的,于是用“不许哭”这样的话限制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一个误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在怒气冲冲、大喊大叫或是伤心地哇哇大哭的时候,我们家长说什么他们也听不进去吧?让他做作业不可能吧?让他出门打瓶酱油,他理都不理你。我们帮他平复情绪后,他心情好了,也就能听得进去我们的话了。

———孩子情绪的特点

我们了解孩子情绪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采取措施。孩子情绪有2个特点,
一个是形于色——这让家长容易识别出孩子的情绪,知道孩子是生气、伤心、难过、害怕等。
第二个特点是变化快——情绪可以马上恢复。就像古话说的,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孩子可以哭了之后马上哈哈大笑,这让我们做情绪管理很轻松,也很有成就感。

———如何做情绪管理

1)识别情绪
从网络上整理一些情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沟通。在引导孩子表达情绪时,由于父母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感受,所以要多次反复的试问。还有个问题是,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感受。他可能说我烦!我不爽!我心里不舒服!这些词都太概括化了,不够精确,父母可以从上面的情绪词汇表中一个个试着问。

父母可以用引导性提问来帮助孩子梳理情绪:你是不是感到生气/伤心/害怕……等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是什么感受,父母要鼓励他表达出来——我感到……,因为……

2)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非常重要,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小题大做,丢了一支铅笔不值得哭,被骂了一句不值得生气。那是因为不理解孩子。家长要理解孩子,相信他是真的很生气,很伤心。
千万不要指责孩子——这么点小事,小题大做!孩子得到父母的理解后,情绪就会平复很多。

理解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做好情绪管理。当父母理解孩子之后,孩子就会觉得很安慰,他也会与你进一步沟通。下一步,我们就要解决引发情绪的问题。

3)解决引发情绪的问题
每种负面情绪的产生,都是由问题引起的。在孩子情绪平复之后,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引发情绪的问题。当然,我们非常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但若孩子需要,家长也要及时提供帮助。

在情绪与问题之间,有一个引导孩子表达的句型——说现象、说感受、说原因、提需求。

孩子不会这个句型,可以由家长先来说。

举例:孩子数学考差了。

妈妈:我看到你的数学考了70分,我非常生气。因为我认为这个成绩表明你这段时间没有认真学习。我希望你想办法提高你的数学成绩,下次考试得90分。

孩子:我的数学考差了,我也很伤心,很难过、很害怕。因为我每天都做了很多题,但是没有达到效果,我更害怕你打我。我希望你可以理解我,也不要打我骂我。

当然孩子可能有多种回应,比如说这次考差了是个意外,比如说我就是不会做,就是不行等……不管哪一种,最终我们的目的都是要提高数学成绩,而不是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孩子可能说不出来如何提高,家长可以帮忙出主意,比如找出薄弱环节,整理错题本,多做题,找家教,找补习,问数学老师等。当解决这个问题之后,种种负面情绪也就不存在了。

~~~三个建议
1)合理利用家长的优势
家长经历多,遇到一些小事不会着急上火。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管理经验帮助孩子,另一方面要理解孩子经历少,丢了一根铅笔也很伤心的心情。这不是矫情,孩子的每个感受都是有道理的。

2)有些家长自己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暴怒。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要不是脾气暴躁,要不是胆怯懦弱,都给孩子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所以家长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营造平静的家庭环境。

3)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说啥孩子都不听,怎么问孩子也不说,无法沟通。
的确存在这种情况,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在这种情况下,鼓励孩子交朋友,向朋友多倾诉,排解不良情绪。我们孩子现在还小,还愿意跟我们做家长的沟通,我们要多多珍惜这样的日子。等到孩子上了中学,进入了青春期,再愿意与父母沟通的孩子就太少啦!

其实家庭教育的内容非常多,书籍种类也有不少,比较普遍的就有《正面管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非暴力沟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等等,书籍都有自己的特点。
学习理论,生活实践,相辅相成……

如果有什么想要沟通的内容或者问题,也可以平台给我留言。
我是庆祥,希望这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世界和我爱着你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