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很难相信自己的好,容易忽略自己的好,很焦虑怎么办?(发现自己很难相信别人)

你好,

     楼主:

     我是心探教练曾晨。认真的看过了帖子,首先很理解楼主你的焦虑。同时,也注意到了楼主你勇敢的直面了自己,并在平台上积极的寻求帮助,这无疑能帮助楼主你能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自己,从而调整自己,整合自己。


接下来,我分享我在帖子中的观察和思考,这或许能帮助楼主你有更多元的角度来看待


1、投射游戏

         什么是投射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等等投射到外面,让其看似来自于外界。记得我小时候学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故事里两个人是邻居。一个有钱,一个没有钱。一天有钱的这个人钱丢了,他的内心里认定了就是邻居偷的


邻居就是那个贼。于是他偷偷的观察邻居,他就觉得邻居越看越像是一个贼。甚至很多的动作都像是贼专属有的。只是后来他钱找到了,事实并不是邻居偷的。他再看邻居的时候,就发现邻居不像贼了。这个故事能很形象的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投射。


楼主你在帖子中提到了自己会乱想,会坚信别人就是觉得我不够好。那么从心理学的投射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想法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己内在呢?而不一定是客观的事实呢?这是楼主可以去探索的。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注意力就是有选择性。


我们会注意到我们在意的,我们会看到我们自己想看到的【只能接收到我们想看到的那部分信息】。所以,如果我们自己认为自己不够好的话,那么我们的注意力可能就会选择性的去观察我们“不够好”的那些信息了。


2、为什么我们会很难相信自己的好呢?

      为什么我们会很难相信自己的好呢?楼主你的这个提问很典型,也很有代表性。很多人都和楼主你有一样的困扰。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为什么会很难相信自己的好呢?帖子中有观察到楼主你提到,有人莫名奇妙的拉黑你之后,你就会想是不是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了。


从这些信息之中,楼主你有没有发现,你似乎更容易向内归因。就是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向内归因不是说不好,但如果过度的向内归因可能会让我们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甚至会自我攻击。但往往向内归因会和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早年的教养环境是有关的。


传统文化在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受欢迎的人,我们可能就会受到这些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早年的教养环境呢?可能和我们的养育者也有关系。楼主可以回顾一下,自己在和自己的养育者的关系中,有没有和这类似的体验。【比如:自己事做的不够好了,就会被否定。都是因为你之类的,做的好了,也没有受到表扬和认同等等】


可以尝试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这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自己,看看自己是因为什么成为了今天 的样子。


3、尝试调整不合理的信念

      在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如果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调整这些不合理的信念。重新去塑造自己;重新来养育自己。而这样我们就可能慢慢地变好。如果我们真的是受早年教养环境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如果现在自己有了小孩子,会那样去回应和教育孩子吗?现在更科学的育儿方式会怎么去回应和做。想通了这些,我们可能就会意识到那些不合理的信念了,就会有意识的去调整并重新来养育自己,塑造自己了。


4、尝试自我接纳

       楼主在帖子中有提到自己的焦虑。其实焦虑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就是自己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不接纳现在的自己。因为不接纳现在的自己,我们就可能会“嫌弃”“否定”“怀疑”现在的自己。那么自然就不会有很高的价值感。


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我们要想看到自己的好,那么就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够好”。接纳了自己的“不够好”我们才能更好。那么什么是接纳呢?就是接纳我们改变不了的部分,把精力都放在自己可以改变的部分。接纳自己的缺点,也看到自己的优点。


用更丰富的视角来看待自己。接纳自己事情可能会做不好,但和我们人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事情没有做好而已。当我们能完成自我接纳,整合自己好的一部分和“不好”的那一部分。我们就会更加的喜欢自己了,就会认定自己的价值了,自然也就不会再焦虑了。


最后,希望这些对楼主你有点点的帮助和启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点击找教练,进一步的探索自己理解自己,一起寻找方法来帮助自己。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