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意识到对灵魂伴侣的期待,可能是跟未完成的分离有关,说明你是懂得一些心理知识的。
所谓灵魂伴侣,就是心灵上的理解、依赖和陪伴。
一直期待灵魂伴侣出现,如果跟未完成的分离有关,即可能自己一直停留在与妈妈的共生关系中。
1、共生与分化。
也许因为是小时候经常被怼,缺少安全感,没有很好的跟妈妈完成分离。
婴儿出生之初,认为与妈妈是一体的。
妈妈无条件的爱,可以让婴儿的全能自恋得到很好的满足。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逐渐认知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人。
这时候的孩子,也成长和发展出一些离开妈妈也可以的能力,比如独立行走,语言表达的能力。
妈妈如果能够鼓励支持孩子向外探索,并伴随左右,孩子就会感觉安全,慢慢地与妈妈分化。
你小时候经常被怼,没有被很好地支持,一是向外探索和发展的能力受挫。
二是可能存在着对“坏妈妈”变成“好妈妈”的渴望与纠缠中。
这里的“坏妈妈”和“好妈妈”,不单指妈妈这个角色,也可能是爸爸这个角色。
2、投射与移情。
成年以后,心理一直有一个爱情乌托邦,一直期待有灵魂伴侣出现。
如果你没有完成与妈妈的分离,那大概你现在与妈妈的关系也是黏连或纠缠的。
这种黏连和纠缠,主要是指心理上。
假若心理上的体验并不怎么好,你就会投射出一个理想的对象出来。
这个对象,可能就是你对灵魂伴侣的期待。
你把你的感情,都寄托在了你所说的爱情乌托邦上。
3、依赖与独立。
未完成的分离该如何处理呢?有没有相应的书籍推荐?
处于共生关系中的人,心理阶段可能仍停留在一两岁前。
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独立,可以给养自己。
他们对关系的依赖,大过对自己的信任。
同时,他们也害怕负起责任。
在情感上来说,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包容,支持与陪伴。
如果能够找到这样一个伴侣,从心理上给予抚慰和关爱,即是最好的疗愈。
但因为对这种灵魂感的要求过高,也不容易遇到。
所以,在咨访关系中进行疗愈,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另外,自己做为一个成人,对那个停留在共生阶段的小孩进行陪伴、理解和支持,引导他一步步地成长,直至与现在的自己会合,也是有用的。
书籍上,你可以搜索一些疗愈内在小孩方面的。
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我是心理咨询师燕归来,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