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经常会害怕别人发信息过来,怎么办?

楼主:您好!我是壹心理倾听师邢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我仔细阅读您的困扰,体会着您的“害怕”是什么,害怕这种情绪对应的对象是什么呢? 


只对真正接纳的人才会真正自在地聊天。

我又会因为对她们没有那样的分享欲而愧疚。


听起来您并不是特别喜欢和太多的人聊天,分享自己。同时,您要是拒绝他人分享或是不予回应,又好象觉得很对不起别人?


因此,您似乎是处在一种为难状态中:“回信息自己不愿意,不回信息或拒绝又觉得很愧疚,怎么做都很为难”!


您的害怕是由为难情绪带来的么?


这么为难的情况总是出现,一直不该如何处理,时间久了,换谁谁不害怕啊。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让这个令人为难的状况得以处理,也许就能好多了。


第一步:看到自己的一些想法是正确的,没有任何不妥,坦然接受。


我一般我的分享欲只会对我的那个好朋友

一般只会发给我真正信任的,亲密的人。


【只和信任的人分享,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每个人的人际距离感不一样,亲密度也不一样。有人大大咧咧,心里藏不住事,喜欢和别人交流;有人自我空间意识强,轻易不愿意与他人提及自己的事情和想法。尊重人与人的不同,包括接纳别人和我的不同,也包括接纳我和别人的不同。


我又会因为对她们没有那样的分享欲而愧疚。


【我没有别人那么多的分享欲,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您大可不必因为别人有较多的分享欲,自己没有而感到愧疚。你想和谁分享,不想和谁分享,包括想不想分享,这都是你的自由和权利。您的这种性格也是正常的。


我身边就有好几个朋友和你处事风格很相似,他们很少和我说心事,回应我的话也不多,但是依然不影响我们的关系,不影响我喜欢他们。


但我并不是,想对每个朋友都花那么多心思。


【不想对每个朋友都花那么多心思,这也是很正常的大部分人都这样!


我们的社交关系有亲疏远近,朋友也有普通朋友和好朋友和知已等各种分类,内心产生的真挚情感会让我们自然而然的愿意和更亲近的人走近。精力的分布自然也是不均等的。


更重要的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别说不想,就算想,我们也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花很多的心思。


第二步:探索您的愧疚和害怕与您自己内在想法的关联


而那些给我发消息的朋友虽然关系也很好,但我还没有做到那一步。


您是否有一些”应该”“必须”的想法?


  1. 如果别人给予我信任、友善,我必须同等回应。


  2. 如果别人和我分享,我也应该分享,就算不分享,也应该听她的分享,并展示出相同的兴趣,否则他人就会受伤害?


小时候大人教育我们:“别人和你打招呼、说话一定要回应”“不理别人是不礼貌的”等等,长大后“应该”“一定”的僵化规则会捆住我们,总觉得如果不理别人、拒绝别人就是不礼貌,不尊重。这让我们无法依照自己的心意自由生活,左右为难。


其实值得交往的人,都懂得尊重他人的边界与权利,尊重他人的喜欢与不喜欢。当我们向别人分享时,别人不喜欢,不想听,我们会尊重他人的选择,并明白他人只是不喜欢这个行为,而不是不喜欢我们的人,反之亦然。


小时候的规则可以变的更加灵活,加上【如果我不喜欢,我也可以不带愧疚、不带敌意的拒绝他人。】


本来也不是我非常想才和他们做朋友的,因为我会害怕这害怕那。


我不太能准确的理解到您这句话的意思,您不是非常想和他们做朋友的原因,是您本来就不喜欢他们,还是挺喜欢他们的,但是害怕做了朋友会有什么伤害?


如果是前者——远离,正好就不用再担心信息了。


按自己的心愿,明确拒绝或不回信息,远离就好了。朋友本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并不是由单方做决定的。如果对方因此而不理你了,你不是正好不用担心再有信息了么?


如果是后者——随意,随缘,真实交友。


真实交友,并不是指一定要把心里话都告诉别人,也包括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度、喜好等等。


您不妨放宽心,朋友向你走来,就已经说明他们对你的喜爱和认可,你无需回报什么,自然相处就好,依然是按自己的心意自然相处就好。如果因为您的真实回应朋友远离了你,那也只能说明本来就不太适合做朋友。毕竟真朋友是以真实的面目相处的。


我能给到您的帮助有限,如果您感觉到这些问题已经给您的人际关系、现实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困扰,也可以向平台的倾听师倾诉或是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或许会有更多的收获。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并欣然接纳,意识到自己一些不合理的“应该”刻板要求,改变信念,您的为难是否会有所减轻呢?希望我的文字能帮助到您,世界和我爱着你!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