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题主:
听起来你是一个觉察力和内省力都蛮好的人,很清楚的推测到因为焦虑,影响到了
睡眠,因为睡眠不足导致感情淡薄,思维迟钝,并且很想获得一种有效的建议来帮助
到自己,对吗?
首先需要跟你澄清一下关于焦虑的理解:
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以及道德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指的是对危险或者是预料当中的外来的伤害有恐惧的反应或者是
焦虑的反应产生对于外界危险的直觉,如人们害怕毒蛇、持有凶器的暴徒、
或者是失去控制的汽车等等、
神经症性的焦虑:人们体验到的焦虑的原因不是外界的危险事物,
而是意识到自己本能冲动有可能会导致某一种危险,这就是说焦虑的来源可能
源自于早年被压抑的创伤,或者家族的遗传。
道德性的焦虑:人们因为担心自己的行为违背了社会规则和道德的焦虑,他往往伴有
因为他人的评价或者认同社会权威文化的声音而让自己焦虑不堪。
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焦虑是我们人类为了应对生存而产生的一种生存策略,
只不过因为个性的差异化,敏感性不一样,过度敏感的人,对于焦虑的呈现是一种
灾难性的感受。
从你简单的材料帖子的呈现,做一点野蛮的分析你的焦虑跟以下原因有关:
第一,过度敏感性的人格特质,
这属于你有一颗玻璃心,比较的脆弱,外边一有风吹草动,你这里就掀起了
兵荒马乱,惊涛骇浪。
第二,有可能跟你的臆断的认知有关
发现了你学了很多的知识,特别是精神病理学的知识,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帮助你了解到自己的症状跟感受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有可能加重你的焦虑。
举一个例子:
一开始睡不着觉,查查了发现自己可能是焦虑症,于是更加笃定的认为,
自己的睡眠障碍跟焦虑症有关,于是更加的焦虑,你开始因为对自己得了焦虑症
而更加的焦虑,从而更睡不着觉。
第三,过度理性化的思维
这是对第二条的一种扩展和展开,发现你对自己的生活现象以及症状,
有很多的理性的分析和解释,这种理想化恰恰隔离了情绪和感受,从而会加重焦虑情绪。
因为一个过度理性化的人,等于给自己泛滥的情绪洪流加了一个闸门,找不到缺口,
只能导致潜意识里暗流涌动,所以失眠也就无可厚非。
如何治疗?
我个人认为如果你的焦虑属于人格因素并且又具有长期化的特点,最好跟精神科的医生
以及药物治疗相配合更有效。
如果借助于心理学的治疗,可以试着两种整合技术,前期十几次或者几十次用认知行为,
后期借助于精神分析或者动力性的治疗
所谓两种技术就是认知行为和精神分析,前期借助于认知行为,学会
如何识别自己的动动思维,,找到影响自己焦虑情绪的背景,不合理的信念,通过对认知的重建
行为训练等技术,帮助你更好的管理好自己的不良情绪。
到了中后期,就是借助于动力学的治疗,或者精神分析,对人格进行整合,探索潜意识
究竟有哪些阴影或者心结影响到了症状的呈现,从而通过修通获得领悟,达到人格的成熟。
一句话总结一下治疗,前期管理好症状,不让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后期整合调整人格功能,
从而导致症状的逐渐消失。
需要提醒一下,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少两到三年,多则四到五年。
我是咨询师姚老师,继续支持和关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