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职场不顺,看不到未来,没有一丝幸福感?

    题主,你好!很有幸和你讨论一下你的问题。

   先拍拍题主的肩膀,每天重复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工作里的收获也不多,甚至和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不由的产生了焦虑情绪,无法感觉到幸福感是吗?我觉得题主陷入一种喜欢和他人比较的心理,而且是向上比较的心理,即喜欢找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来进行比较,从而让自己产生了焦虑情绪。那不知道题主有没有考虑过,自己这个喜欢和他人比较的心理,是从何而来的呢?这种对自己的高要求,要求自己一定要达到某种社会的高度或者水平才是优秀,才能幸福的判断是从何而来的呢?谁给题主下的定义呢?什么样的起跑线才是比别人好的,什么样的水平才能幸福的呢?不知道题主有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些问题?

   这种喜欢拿优秀的人和自己做比较的思维,是不是从题主的原生家庭里带过来的呢?从小家里的长辈就拿题主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慢慢的题主就会形成一种喜欢和他人比较的思维,别人怎么样,把别人放在自己生活的世界里。题主可以反思一下,和别人做比较让你得到了些什么?是产生了良性的对比,还是糟糕的情绪?我们不能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为什么不试着和自己的过去相比较一下,自己比以前多了什么?

  从题主的描述来看,题主不喜欢现在的工作,那不知道题主在这份工作里有没有什么比较正向的收获,也就是正面的评价或者你觉得比较好的地方呢?如果不喜欢做这个工作,那么是什么使你坚持到现在的呢?这个坚持的能量,是不是可以用到其他的地方去呢?它能让题主更好的面对工作,不是吗?

   由于题主是在平台上做出的提问,我们不能详细的就题主的问题来讨论,我觉得比起题主想找到好的工作,找到幸福感,其实更想解决掉的是因为职场中的一些比较而产生的焦虑乃至是愤慨等消极情绪。下面就这个我提一些建议:


  • 比较——焦虑的源头


       人其实是一种很敏感的动物。有时候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却正在设想一些事件或者情感。今天,某人对我态度和蔼,是不是说明他对我有好感;今天,中午聚餐的时候,某人的态度不太好,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今天,某人突然没和我道别,可能我和他的关系没有之前那么好了。你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有这些想法。更不用说在我们感受到巨大的差距或者是消极事件时,我们的大脑会给我们怎样的暗示了。自尊心被打击、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等等,这些在比较中产生的想法,其实,就是题主觉得焦虑的源头。


  • 承认他人的优秀——不佳情绪的导火索

     为什么自己会不如别人,为什么我们不能大度的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这与我们的“优越感”有关。讨厌那些原本不如自己的人却在某方面超越自己,难免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都觉得和不好的人作比较是认怂、懦弱、找借口的表现。可有一天,潜意识里把他们归类到这一栏的人超过你或者与你持平了,估计很少有人做到不波动、不关注吧。尤其是在当我们处在一定负面情绪之中,这种情绪更是占据了巅峰。当我们戴上有色眼镜的时候,“比较”就变成了另一种程度上的“杠”。这些无法承认他人的优秀就导致了题主产生了不佳的情绪了。


  • 向下做比较——获得满足

      我们一直和比自己优秀的人做比较,为什么不尝试着和比自己差的人做比较呢?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都觉得和不好的人作比较是认怂、懦弱、找借口的表现。可有一天,潜意识里把他们归类到这一栏的人超过你或者与你持平了,估计很少有人做到不波动、不关注吧。尤其是在当我们处在一定负面情绪之中,这种情绪更是占据了巅峰。当我们戴上有色眼镜的时候,“比较”就变成了另一种程度的“杠”。人要想获得满足感,或者幸福感,可以向那些比自己不足的人做比较,如果向上做比较,那么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是很难比的过他们的。


  觉得自己和别人有差距、觉得自己不够优秀、甚至觉得自己不断在焦虑,其实都是我们想变得更好的“人之常情”。但这个人之常情并不意味着在以后的过程中,情绪要占主导地位。毕竟,我们最终是依靠理智与能力办事,而不是情绪。另外,比较并不是唯一了解判断自己能力与定位的途径,倾诉与询问意见等手段也是一种了解途径。如果确实是对比较产生抵触情绪,不妨可以采用别的方式来工作生活。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题主。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