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身边有木有这样的人,因为受到某件事情的打击而一蹶不振,整日茫茫然,宅在家里天天刷手机。家人说起他也愁眉苦脸,不知道咋办。01回避、逃避的人怎么了?在工作中,你会看到,想当初的敢想敢干敢说的新人,逐渐变得沉默,变得依从。遇到问题或是讨论,总是欲言又止,似乎有很多顾虑。其实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从前的他并不是整日沉溺于刷手机或是睡觉,也并不是遇到点困难就改变自己原则的人。每当我向身边人说起这样的邻居或是曾经的同事时,很多人都说自己身边也有这样的亲人或是同事,甚至能让他们想到自己。因为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一段时光里,可能都会因为某一个困难挫折而内心深受打击,变得退缩和逃避,恐惧和忧虑。最近网络上出现一种说法,或是一种现象吧——“00后整顿职场”。还流传着“70任劳任怨,80唯唯诺诺,90浑水摸鱼,00重拳出击”这样的神总结。总之呢,就是说现在的00后职场年轻人敢说敢做,准点下班、拒绝加班、反对周末或是下班时间搞团建,内心不舒服从不压抑着。02小心的70后、80后虽然这些经过社交网络夸大了,但是从侧面可以看出70后、80后的生存状态和心态。就像开头所说的,当人们内心有了顾虑和负担,就会变得胆小、谨慎,不敢去做。如果内心不够强大,还会导致焦虑、抑郁障碍,甚至自杀。尤其在三年的疫情期间,很多人失业,商店倒闭,人们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但是,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费用并不会因此而停止。这让职场上打工人更加的隐忍,绝不敢轻易提离职,甚至要担心公司别黄了,别把自己给优化了。研究发现,疫情期间,人们的精神疾病发生率及患病人数要比之前增加。但是,对精神疾病财政投入的力度却很小,尤其在低收入水平的国家或家庭更是如此。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还包括心理情绪和行为控制上的。可能你觉得自己生活了这么久,经历过那么多事情,自己的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很不错,遇到一点挫折能应付。但要注意的是,很多细小琐碎的事情恰恰是消耗人们心力的常规操作,比如工作上不断得到的负面反馈,会让你日渐失去信心和自我控制感,变得日益恐惧、焦虑、自卑,害怕去做那些挑战性的工作,从而影响自己的职场发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重大疾病、车祸、失误、生老病死,或是不断累积的负性反馈。它们会带给我们各种内心伤害,这些伤害,有些是瞬间刺伤我们,还有些是日积月累下的慢性伤害,却是最难抚平。于是,当我们再遇到类似的场景、人或是回忆时,就会感到害怕、不知所措,甚至逃避。逃避、回避尽管可以暂时回避痛苦,但却会影响我们的发展和正常生活。冲击疗法:勇敢去“做”03该怎么办?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冲击疗法”来解决。冲击疗法是让个体直接进入到令他恐惧的场景中,通过物极必反的道理,最终实现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的消除。这种看似直接的方法,内在的原理是,当个体真正的进入到让其害怕、回避的场景中去,并且发现并没有糟糕的后果出现时,就会不再害怕,从而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是这种方法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因为要直接面对,势必要承受极大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应。如果内心承受能力差,反而适得其反。这种疗法就像我们常听到的一个道理:如果你感到痛苦,那么你就面对它,直接进入其中。当你开始行动,就会在做的过程中慢慢进入状态,不再感受到恐惧和害怕。大多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想的太多,却没有立即行动。行动是治愈多想和痛苦的良药。作者:情绪调控站责任编辑:一只梨
45
打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