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 正文

老人性心理忧郁症

近日,网上报道称“孤独老人性需求难解,找小姐致梅毒发病趋上升”的消息一时间引起广大朋友们的高度关注和热议。谈及老人心理,就不得不说老年性心理,其中老年人也是患性心理忧郁症的常见群体,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今天专家为你详细介绍老年人性心理忧郁症这一内容,一起了解一下吧! 情感性精神病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近年研究表明:老年期情感性精神病的病因可能既与肌体老化,特别是大脑的老年性退化性改变有关,也与老年期频繁遭受的精神挫抑有关。 老年性心理忧郁症的表现为:悲伤的情绪(尤其是发生在上午时间),对日常生活不感兴趣,体重减轻和食欲不振,失眠、经常想到死亡并可能自杀。其特别有如下几个。 1、激化性常见于50—65岁初发者,往往是严重忧郁的继发症状。表现焦虑恐惧,终日担心将遭遇不幸或大祸将至,以致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失眠,喋喋不休地诉述不适体验和“悲惨境遇”,悲观严重者可产生自杀企图。 2、疑病性疑病内容以涉及消化系统症状多见,尤其便秘,胃肠不适最常见,这是早期症状之一。或常以某一种不太严重的躯体疾病开始,角膜炎之后担心双目失明,尽管眼疾日趋好转,但忧郁却与日俱增。 3、躯体化症状以植物神经障碍或有关内脏功能性障碍为主要表现,如厌食、腹部不适、便秘、体重减轻、胸闷、喉部堵塞感、头痛和其它躯体各部的疼痛、性欲丧失、失眠乏力等。在这许多的状况中,以找不出器质性背景的头痛及其它躯体部位的疼痛为常见。此外,周身乏力和睡眠障碍也是常见症状,因此对具有各种躯体不适诉述,尤以各种疼痛而又查不出相应体征,或具有持续疑病症状的老人应考虑忧郁症的可能。 4、妄想性以疑病妄想及虚无妄想最为典型。 5、自杀倾向据报道老人有55%的病例在忧郁状态下自杀,自杀往往发生在有躯体疾病的情况下,且完成率高。导致自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孤独、疑病症状等。 6、迟滞性多数表现为闷闷不乐,兴趣索然,动作迟缓,问不即答,即使回答也是声低言简,行动迟缓。6、季节性冬季发作多见,春夏季可能缓解。 在临床上,对老年性心理忧郁症的治疗常在心理治疗的同时,选用一种抗忧郁剂,如氯丙咪嗪、百忧解、脱尔烦、赛乐特或马普替林等。一般情况下,两周即可见效,也有长至3到4周者,持续服药时间视临床情况而定,一般持续3—6个月。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以上就是有关老年人性心理忧郁症的详细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广大朋友们可以多了解老人心理和疾病的相关知识,时刻警惕老年人性心理忧郁症的发生,积极做好预防各种老人疾病的工作等。祝您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