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 正文

老人如何做好心理护理 这几点可参考

对于退休老人来说,生活清闲,感觉一下子心理空落落的,很容易滋生心理问题。老年人其实在上了一定的年纪之后,因为比较闲,可能心理也会有一些孤独的情况。那么,老年人如何做好心理护理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确立生存意义、正确对待身体的变化,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样。老年人应客观地意识到岁月不饶人,要正确地对待身体的变化,要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要抱侥幸心理,麻痹大意,欺人自欺,延误治疗;也不要被疾病吓倒,要坦然面对死亡,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不仅应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生活规律、适度脑体劳动,让老年人学会安排规律的生活与合理的作息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质状况有选择性、有规律地进行运动。

2、老年人要保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这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愉悦心情,又可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在退休之前先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工作,认识到退休是将工作岗位让给青壮年,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社会发展,避免“养老金死亡”。退休后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使生活丰富多彩。

3、护理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因健康状况、家庭、社会环境、 人素质、文化修养和自身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老年病人由于疾病长期缠身,迁延难愈,容易出现焦虑、内疚、自责、沮丧,甚至产生绝望厌世的心理,从而患上老年抑郁症。离退休的病人面对原有的工作、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变化以及躯体疾病的痛苦,心理准备不足,感到孤独、烦躁、有失落感、衰老感、紧张感及疾病恐惧感,有时伴有血压波动、食欲不振、疲劳和睡眠障碍,称之 “离退休综合征”,所有 些负性情绪势必降低老年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50%~80%的老年就医不适与情感调节障碍有关,国内亦有调查发现,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个体常伴有情绪障碍。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尤其是患病老人,相比正常老人,患病老人的心理相对来说显得更加脆弱,这时我们要格外注意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家人的鼓励,对老人的病情也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