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抱抱你~
原生家庭里,没有得到过更多鼓励、赞美、支持性能量长大的孩子,容易情绪不稳定、个性自卑、有时也会出现暴力等负面情况,因为父母没有培育孩子肯定自我的力量,孩子自然的很难认同自己。
&一直被父母说做的不对不好,长大了也害怕被领导说,怎么办?
很多时候去做一件事情,害怕家长说可能做的不对不好,
慢慢的长大了, 又去听领导的安排的工作,也是尽量去完成,对于其他人是上面的一些情况,却又不敢去做了,生怕做了以后领导会不高兴,可是在其他的地方也有自己想去看的地方,也不敢说,时间久了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到底要做什么,只是觉得有什么说不出来。
儿时我们渴望长大,但是真正长大了我们又非常渴望回到“孩子”的状态,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当我们达到了幻想中的处境时,却很难体会到期望的期待值呢?因为我们忽视了成长过程中我们的感受与认知所带来的影响~
例如,题主在儿时因为总是被父母否定、指责,个性逐渐形成了害怕被否定、犹豫不决的个性,长大后,面对领导下意识中也会将这样的感受投射到领导身上,将威严的父母形象投射到了领导身上,再一次体会,被指责、被否定自我价值观的感受。
虽然,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事实,但是现在的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利,例如面对不喜欢、不舒服的感受可以提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拒绝对方,同时与领导相处,我们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建议,如果领导不接纳、不肯定,这也只能说明领导想法与评价,并不代表我被否定,否定我的价值,我不需要再一次体验被否定的感受,这是边界感的问题,也是自尊感的问题。
如何重新肯定自己的力量?知道自己内心的需求?
1、看见内心的需求,尝试表达。
没有过表达权利的人,他们的第一个问题首先是不知道自己有表达的权利,因此,当有意识的察觉自我限制性的信念,重新更正信念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例如,小明非常害怕同班级的小强,因为小强总是强迫自己与他打游戏,但是他真的不喜欢打游戏,此时困扰他的也许的确是小强的强势个性,但是小明本身自己的问题是他从来都没有尝试拒绝他人,因此别人并不知道小明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小明要学会承担自我的责任,清晰的告诉对方自己想要表达的需求,对方才有可能重新做出决定!
2、练习感知自己的需求,重视自己。
如果每当遇到事情,题主都是下意识的询问别人意见,或者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那么平日里就可以注重培养自己的感知能力。例如,当你吃一块儿巧克力时,你可以尝试表达品尝巧克力的感受,如当你品尝可口的巧克力,它在你的口中的感受是怎样的?感觉到丝滑、有些甜,感受到巧克力的浓密,你会感觉到什么样的情绪,放松或者轻松感,当你慢慢练习,尝试遇到事情时自我的情绪的察觉与感知能力,当下一次遇到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你就能轻易的表达出来,而不会感觉到拥堵,但无法传递自己的感受~
3、接纳自己,培养内在的价值感。
原生家庭的负面感受,总会让我们有时回避自己的负面感受,没关系,尝试接纳它,当你感觉到被指责、挑剔、让你感觉到不够好时,尝试与内在的自我对话,告诉自己,没关系这是内在自我负面声音,他在焦虑、不安,我看到了这份不安,现在愿意陪伴他,直到他感觉到平静,此时我们再回顾问题,就会明白那些总是被我们推出去的不好的感受,其实恰恰是自我对自己的否定与不认可,当我重新接纳自己时,我们就会越加看到自己的优点与创造力,感受到内在的价值感,增加自信心。
祝好~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