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你好!
本想睡个好觉,早上却被爸爸吵醒,他骂你,这换作是谁,都会很难受,很崩溃,先抱抱自己吧。
很愿意陪你聊聊,希望给你一些安慰和启发。
1、先看到自己的需求。
我们每当有情绪时,一定是我们的某些需求没有被满足。
比如,我们希望自己不被打扰,对于自己的事,可以自己说了算。
父亲不要什么事情都干涉,而且不能负面评判自己。
如果自己的这些需要都长期没有被满足,我们会不满,会很烦,也会心里堵得难受。
这真的是年轻人普遍都会经历的。
当我们可以静下心来看看,就会看到许多与以往不同的地方。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ABC理论。
简单来解释:
A表示诱发性事件。
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爸爸一大早骂你是事件A,你可能觉得他不尊重你,他吵了你是想法B,所以我们会有烦躁的情绪C。
你其实知道,他是为你好,可心里无法感激,这可能说明你对他已经压抑了不少负面的情绪。
我们的这些不满如果经过梳理,可能会大不同。
2、看看父亲的需求,和他对待你的模式。
父亲可能希望你可以按他想的,如早睡觉,早起床,好好上网课等。
当他看到你熬夜,可能会觉得对身体不好,他又找不到较好的表达方式,就只会骂你。
而且长久以来,“他骂我顶嘴,叛逆,不孝,我彻底心寒”,他为什么这样骂你,其实背后都是他的需求。
如,希望你不与他顶嘴,希望你孝顺他等等。
但我们面对这些负面的信息,我们自然也会不开心呀。
所以甚至希望他si。
他虽然关心你,可能并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与你沟通。
许多父母以为自己做的很好,很爱孩子,可在孩子眼中,却是控制、不理解。
所以才有人说:
“糟糕的亲子关系,是父母一直等着孩子一句谢谢,孩子一直等着父母一句道歉”。
你今年21岁了,是个大学生。
我们自己要学着长大,看到“完美的父母”不存在,看到我们对父亲的不满,其实都是因为我们对他有期待。
期待他能像自己希望 的那样对待自己。
如果能让自己好受一些,其实也可以看看,父亲对自己的伤害,并且学着区分开父亲骂的你和你自己并不是同一个人。
我们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自己说了算。
并且 学着去看父亲做到的那部分,而有意识地忽略他不成熟的部分。
好好地肯定自己,爱自己,不因父亲的骂而影响自己,是我们的功课。
我们虽然都渴望父母的认可,但是得不到时,我们也要学着面对。
3、尝试走出这个与父亲相处的模式。
我们因为不喜欢被父亲骂,又不能顶嘴,心里很不开心。
我们可以尝试新的沟通模式。
因为恨并不能解决问题。
而且恨的背后其实是爱。
我们可以尝试把心理压抑的这些都写出来,哪怕在纸上乱画都可以。
这在心理学上叫书写疗愈。
帮助我们的情绪有个出口。
体谅自己的不容易。
并且也可以尝试换个视角来看。
比如,自己是父母,面对孩子,会怎样?
可以尝试去和解,当然也可以不和解。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在没有独立以前,一般而言,其实是依赖父母才生活的。
我们独立之后,自然会有更多的选择。
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哪怕是因爸爸而起,也是我们自己的课题。
如果有兴趣,可以读一读《非暴力沟通》,会帮助我们建立有建设性的沟通,能拥有我们期盼的与家人的关系。
祝福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