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小时候有寄宿经历,不满不敢表达,怎样正确表达愤怒(从小寄宿的孩子心理有问题)

题主你好,我是答主曲慧东,一个喜欢用意象说话的心理咨询师。


曾经的寄养经历,让题主不得不把许多不满的情绪都压抑了下来,累积的多了,再在一个点上爆发。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平时看着老好人,一发起火来却很吓人,不仅会影响和他人的关系,其实也吓到了你自己。


看到那个暴怒的自己,你也想努力改变,但是又不得其法,这要怎么办呢?也许,当你能看见暴怒背后的恐惧,愿意在平时多去安抚、照顾内心中那个弱小的、委屈的自我,这种咆哮式的怒吼会减少很多,愤怒是可以好好表达的。


说到那个弱小的、委屈的自我,会有画面吗?Ta多大了?穿着什么样的衣服?长头发短头发?面容的神情是怎样的?在你此刻情绪相对平静的时候,Ta的样子熟悉吗?想和Ta说说话吗?可以试着把Ta画在纸上,先不用担心画技,你认识Ta就行。


画完之后,看着Ta,用惯用手拿笔,写下第一道问题吧。

  1. 你好,我是20几岁的***,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我想和你聊聊,好吗?

用你的非惯用手拿着另一只笔,不着急回复,一笔一划地写下Ta的回答。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字,会不会觉得不好看,不去评价或者评判它们,这是用非惯用手写下的字迹,写的不好看很正常呀。


如果Ta回答不愿意,也不要着急,让这个画纸上的形象留在自己心里,有时间就看看Ta,你的不催促,对Ta也是一种关照。如果Ta回答愿意,就继续用惯用手把你想跟Ta说的继续写下去吧。


无论说什么、问什么,记住一个原则就是不带评价、评判地陈述或者提问。比如,前些天,我和你一起经历了一次情绪的“火山爆发”,我被自己的样子吓到了,你也一定很不安,能和我说说那一刻,是什么让你这么愤怒吗?


还是继续等着非惯用手的回应,不用思考,跟着笔尖的流动,看着字迹一点点在纸上呈现出来。也许Ta想控诉、也许Ta想抱怨、也许还会看到你们更深层的内在需要。


“我们可以一起做些什么吗?”试着继续问一问Ta。


答案是属于你们的,能去落实的行动也是需要你来完成的。看一看可以做出的一小步是什么?不是那么复杂就能实现的一小步。能坚持多做几天吗?一周、两周,再看看是否愿意再进一步尝试新的照顾自己你的方式。


其实当你说“暂时想不到怎么办”时,并不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往往会因为想到一点,马上就给否定掉了,所以在做刚才这个练习时,一定要慢下来,等一等,无意识的智慧,内在的声音会被看见、听见的。


通过如此的关照,下次再遇到会让你和Ta暴怒的时刻,你们其实可以有机会停下来,那时候就再吼出来的愤怒,就不会那么吓人了。


如果这些事一个人做起来有困难,不妨求助心理咨询,这不仅可以从更深层的内在获得疗愈,还会在现实层面得到鼓励和支持。如有需要,我在壹心理等你。


祝好!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