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您好,我是壹心理的倾听师邢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同为母亲,我和您一样,也经历过生产、边工作边哺育孩子、生理激素变化导致的情绪不稳定,教育观点不一致的冲突,伴随孩子出生的喜悦,也有着各种困扰,您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忍不住想说一句:
【说实话,当妈妈是心累,带孩子比上班累】
新生命的诞生,即让人欣喜,也会带来压力。毕竟我们是第一次做母亲,会有很多忐忑。产假结束后,您离开了压力环境,变得稍好一些。只要养育过孩子的妈妈估计都会有同感:上班比带孩子容易多了。
我想起自己刚生完孩子时的心情:
一方面有种稍稍解脱的轻松感,上班与带孩子比起来,算得上休息了。可同时又隐隐的有种愧疚或自责,觉得是自己图轻松把孩子丢在家里不管。
尽管明知道这样的想法很荒唐,但还是常常这么想,有一次我急着出门加班,想哄了孩子入睡再走,可是她总不睡,一直朝我笑,结果我把自己气哭了,那一刻的委屈,只有自己知道,家人还笑我没出息。
您从小与父母离异,更希望孩子获得足够的爱,不知道您会不会和我一样同感?
【矛盾其实来自我们内心的冲突】
但是他们可能太爱孩子了,我们带娃的时候也一定要参与其中,逗一下啊,指导一下我带娃的方式,界限感也比较弱。这时我就会很烦躁。
本来内心就自责,回到家里想通过单独和孩子相处弥补,这种感觉很微妙,我们自己都难以觉察,长辈就更不知道了,在他们看来终于到了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时刻了,就会参予进来。而我们对孩子的补偿愿望未能实现,感觉受到了打扰,有些失望和气愤。
长辈和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不一样,再加些指导,我们的不良情绪就放大了,感觉在指导,指导就是在批评我不会带孩子,更是强化了我们内在的自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无意识的把不良情绪转成对外的攻击。
从您的文字可以看出,没有情绪时,您能看到长辈的辛苦,只是在特定的情境下才会产生矛盾,这又会激化您和丈夫的矛盾,这样的循环很痛苦。
【如何调整我们内心的冲突?】
您可以尝试着做以下努力:
1.先满足自己,照顾好自己,不要自责。
让孩子幸福,第一步是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妈妈。去上班、去逛街、去睡觉,只要能让自己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情,都是应该且重要的,不要因此而自责,怀疑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您幸福了,您孩子才能幸福。
2.与家人约定每天单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做一致性表达。
明确的向家人表达:“我希望在下班以后有单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培养母子感情”而不是不一致的表达:“你们辛苦了,你们休息,让我来”,如果您这么说,老人也许理解不到您真正的渴望,反而会说:“没事的,我们不累”。
对于孩子来说,母亲专注又有规律的陪伴,会培养出安全的依恋关系,十分重要。在这个时间里,只有您自己和孩子单独相处(当然您也可以邀请孩子爸爸一起),比如睡前的半小时,比如饭后的散步游戏时间,其他时间依然可以享受一大家子的快乐,照顾到多方的需求。
【解决内在冲突,才能理解外在矛盾】
人在伤心疲惫自责的时候,是没有力气应对矛盾的,很难做到冷静客观。
学会照顾好自己,一致性的表达自己正常的需要,满足自己“照顾好孩子,做个好妈妈”的渴望,内心有满足感和幸福感,这时我们再看如何处理周围的关系。
我老公就会觉得我对他爸妈很不礼貌。有时候对他抱怨公婆的一些做法,他会反应很强烈,觉得他爸妈非常辛苦,是来给我们帮忙,就算有不爽也应该忍着,应该感恩。我提议分开住,晚上把娃接回来,他拒绝,说让他爸妈回老家,让我找育儿嫂,但是我不是很想。
【分清权利义务,树立界限感,处理好关系】
您和您老公是孩子的父母,照顾孩子其实是你们自己的事。做为现代女性,又工作又照顾孩子的确也很辛苦,不容易,不能亲自照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照顾孩子的责任人不会改变。
身披责任却力所不及时,我们就需要想办法解决,一般有两个选择:
【付费购买劳动力VS恳请他人帮助】:这两个方案,关系的性质不同。
付费购买劳动力:性质为雇佣关系。
雇主和雇员双方从经济报酬、服务质量都满意,就可以达成一致。无论出于经济还是担心保姆照顾不好孩子,显然您不想!
恳请他人帮助:性质为帮助者和求助者关系
凭心而论,长期照顾孩子还真的只有家人才能毫无怨言不求回报的帮助,生活中再好的朋友估计也只能帮忙一两天,最多超不过一个星期,对么?
孩子也是老人的孙子,老人有看望孙子的权力,没有养育照顾的义务。做为孩子的母亲,他人帮助我们带孩子,我们有拒绝的权利,我们也可以请求帮助,但是没有要求的权利。
老人帮助我们带孩子不是理所应当,如果我们即不能自己带,也不愿意请保姆,我们自己要请老人帮忙,就要明白长辈是帮助者,我们是被帮助者,真的要心怀感谢。
搞清楚了权利义务,就会帮助我们树立较好的界限感,处理好周围的关系了。
月子里我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哭。产假结束上班好一点,但是最近还是常常和家里人发生矛盾。
仅凭您的描述还无法判断是否为产后抑郁,不过能感觉到您的低落情绪。其实,即便没有产后抑郁,新生命的到来,也会让整个家庭尤其是母亲的生活规律、生活方式发生较大的转变,这的确是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所以您更要先照顾好自己,关爱自己,如果觉得情绪一直比较低落,很难受,可以到三甲医院精神科做一下诊断,以便于我们对自已的健康状况有真实的了解,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总之,祝贺您升级为妈妈,孩子是上天派来引领我们成长的天使,我们先做个幸福的人,再做好妈妈,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