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
我最近也有这样的顾虑。单从我自己的经历和理解,给你些简单的想法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因为通讯的发达,和一个人建立私下的联系是非常容易的。就算是各个平台也会开通私信通道,方便沟通咨询时间等一下话题。不会完全堵死咨询师和来访私下沟通和交流的渠道。
行业所提倡的在咨询时间以外避免产生联系的出发点是出于对来访的保护,也是对咨询师的保护。因为在一段非咨询时间内,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保持咨询时的状态,可能会对你有所忽略。那这个时候你所产生的一系列情感反应,咨询师是没办法第一时间处理好的。这不是他能力的问题,是客观条件所导致的。
但是,你说要完全避免私下的联系吗?私下联系到什么程度。我认为这要看来访的咨询需求以及个人特质。当然也包括咨询师的状况,可接受程度。
私下的联系大致应该可以分这么之类
一、沟通咨询时间
一般咨询时间是固定的,但是难免双方会遇到各种意外。那这种私下的联系,肯定就有必要。咨询师会回复,不会牵扯违背原则问题。这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二、交流咨询问题、及时情绪
从一个来访的出发点,我倒觉得没必要太苛刻自己,我在非咨询时间内有想说的不和咨询师说。只是在保证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整理成一段文字尽可能的一次性发送完毕。那咨询师会不会回复,回复多少自己都要保持在一个平和的心态。
在面对来访交流咨询问题、及时情绪这方面。个人觉得,如果咨询师有精力的话。回复类似于,我看到你消息了,下次咨询我们再讨论这个问题;或者是提出让你自己去思考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下次再讨论。类似于这种回复,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这也是一个建立双方边界感的过程。
三、碎碎念
咨访关系毕竟不是生活里的任何一种关系,它更加特殊。不管是来访来说还是咨询师,总是在私下的时间谈及生活里的琐事。甚至说,咨询师会把她生活中的问题分给来访,我觉得就非常的不合适!这种情况的话,不用犹豫,可以直接终止。
回到你提出的问题:
该不该信任,虽然自己也挺开心的。
能成为咨询师一定是有共情能力的,能和有共情能力且觉得自己时刻被看见,肯定会很开心,总是愿意和对方说话。该不该信任,我觉得取决于以下几点
(一)当你和咨询师表达你的质疑以后,他的做法。是直面问题,还是和你兜圈子,又或者反问你。
(二)平常咨询中你自己的感受如何。是觉得自己有被看见,觉得舒适;还是觉得也就那样。
(三)咨询师的专业背景。专业背景这件事不绝对,的确有很多看着专业背景非常厉害,但是实际能力并不怎么样的咨询师。所以,背景这件事要结合着你的感受去看。
另外,我对你们的沟通媒介有点存疑。对于我来说,可能我觉得用电话和短信沟通包括微信,有些过于私人化了。我会觉得非常紧急的事情,用电话和短信沟通比较稳妥。其他时间用咨询app,或者邮件相对会有边界感一些。但是,具体也要看你自己怎么去定义“短信”
对这些规则规定保持戒备心是件好事儿,心理咨询目前在国内的发展还是有很长路要走的。各方面的保障措施、规范有待完善中。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是不要心里存疑,及时说出来最好。早点知道咨询师的态度早点作出判断。你第一句提到咨询了几个心理咨询师。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同时进行的。同时进行大可不必,如果是有先后顺序的,或许你对于结束一段关系有自己的经验。那么,你提出的问题就更好解决了。把心里的疑惑提出来,看对方反馈。是你自己所接受的就继续,不是就结束。
以上自己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