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问题,首先主动和孩子说话肯定要的。
在生气后主动和孩子说话,沟通,这是一个很好的行为,而且孩子也是愿意出来回应你的问题了,但是后来为什么又不回答了呢,因为最后的问题错了。父母和孩子产生矛盾后不是一定是孩子的错误的,你直接让她道歉,并且用了这样的问句,一个是逼迫孩子认自己错了,另一个是责怪孩子错了还不道歉。换位一下,我是您女儿的话在那一刻我也不会说话的,因为孩子这一方已经没有办法和家长沟通了。
这个问题我们细细说起来就是家长首先要有一个认知。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家长一定是主导地位的,是长辈,即便长辈有错,晚辈是没有办法“理直气壮”的和长辈叫嚣的,因为一旦双方地位不平等就没有谈判的资格了。所以家长的处理方式应该和缓一些,引导孩子。
这件事情举例,你一开始的提问就很好,问孩子知道为什么妈妈没有和女儿说话,孩子回答知道。这个就是引导。那后续的问答如何能好一些呢,就是抓住你要处理的重点问题,作业和要打人的举动哪个更需要处理,相信母亲很清楚吧。你可以直接和孩子说你的感受,妈妈那天看到你的动作,很伤心,当然也很生气,但是更多的是担心,担心我的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不然不会对妈妈有这样的反应,愿意和妈妈聊聊吗。
2.是网课期间的作业催促,也是事件的导火索。
孩子肯定也不希望做到那么晚,休息时间都变少了,那我们就要找原因。网课上课不能像面对面上课一样,学生的思绪可以一直跟着老师节奏走,是会走神的。这一点家长一定不要责怪孩子,因为这个再正常不过来,大人也做不到一天都可以集中精力的去听网课的。所以有些知识点没有听到或者学会就很有可能,影响就是会反应到作业上面,不会做就会慢。那么我们学会才是问题本身,应该指导孩子如何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包括集中问题,课后询问老师或者同学。
还有一种可能是在家没有写作业的氛围,容易开小差以至于耽误写作业。那我们可以试着创造一个学习氛围,比如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们至少不娱乐,不让孩子有一种凭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在忙正事的感觉。换位体谅一下,上班的时候只有你自己在忙,同事们都在摸鱼,即使是你的本职工作在做,心里也难免的不舒服吧。除了氛围,还有时间规划,劳逸结合。有一个休息时间,孩子有时间可以玩,就不会在应该做事的时间不做事。她现在十五岁完全可以自己按照课程计划和自己的速度制定计划。
最后一种可能就是和她的行为相结合的情况。也是最需要重视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有自己的心事了。如果孩子愿意和你说那是万事大吉,如果不愿意,给她私人空间的同时,也给她一个后盾,可以告诉孩子,妈妈自己也是女孩子过来的,也经历过十五岁,如果有困扰现在的自己不知道怎么解决完全可以向妈妈寻求帮助,并且是只属于母女两个人的秘密,连爸爸都不会知道。孩子在母亲这里得到信任和支持,会大几率的敞开心扉的,再加上你们之间的关系本身就不错。
我比你女儿大十岁整,十年前甚至几年前也会和母亲有矛盾和争吵,但是母亲在女儿心里的地位一定也是无可替代的,在矛盾发生后小时候的自己也知道自己错了,但是青春期能免好面子,不愿意道歉,但是并不妨碍我和母亲的和解。原因就是我母亲会和我说她小时候的事情,她说她小的时候比我还皮,外婆老是追着她打,她还为此用爬树来躲外婆。在那一刻我所体会到的不是母亲在和我聊天,而是同样的小姑娘在我和聊天,自然而然的双方都能体会到对方的感受,事情也就可以得到沟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