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
目前就读大三,应该很快就要面临是继续学习还是出去工作的选择吧?
你在文中提到了父母对你的一些表现:一会说要你好好学习,一会要你快去赚钱...
亲密感的意义
在《养育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里面提到我们之所以需要亲密关系,因为亲密关系意味着可以满足我们自身的匮乏。父母希望你能够尽早独立,我想这或许跟你感受到的父母有很大的生活压力有关系,当我们自身的能量不够时,我们会渴望能够在亲密关系中找到弥补。其实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可以关心关心父母最近遇到了什么事情?趁我们在家的时候去替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时候哪怕是静静地倾听他们的想法,也是一种关心他们、替他们缓解压力的方式。
他们时而对你体现出来的关心,我想那应该是父母内心真正想要传递给你的爱。但是毕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人到中年,压力还是不小的,可能有时候就是有心无力吧。
对自我的关怀
说完了父母的表现以后,我们再来关心一下我们自己,以及看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吧?
题主目前是大三,作为一个过来人以及旁观者,我记得在大三的时候还是非常懵懂的,对于未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那都还是说不太清楚的。这个年纪,正是准备要独自去探索这个社会,感受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是最容易犯错、最容易产生自我怀疑的时候。
所以在这种时候,请给自己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吧~父母的压力是父母的,即使他们对你提出了一些期待和要求,但并不意味着你就有能力满足,也不意味着你就一定要去满足。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如果目标与你的实际能力差距太大,那么就会很容易产生焦虑,进而变成了你前进的心理阻碍。当父母无法很好理解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可以给自己多一些关心和理解。
感受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地去做能够让自己感觉到快乐的事情。我曾经也有过一段类似你当下的时光,但我一直在努力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去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在这样的过程中让我一点一点地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也让我慢慢感受到了更多生命的意义。
接纳
我曾经也非常内向,不爱交朋友。我想这并没有什么关系,也许只是在人生的这个阶段里面,我觉得一个人待着更舒服,我们完全可以遵循自己内心的这种感受,也不用因为自己不擅长交际而感到自卑。
你说自己总是会控制不住地想事情,大脑不停地在运转。我想你可能是内心有许多的想法和矛盾,就如同两个角色在你的脑海里面不断地在唱对台戏?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提出“本我、超我和本我”的概念:
"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原始的欲望,受意识遏抑;
"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通常是与“本我”成对立的关系;
"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更像是“本我”与“超我”的调解员。
对此我想说的是,无论哪一个我,都有它存在的重要意义,满足“本我”里面的需求能够更好地激发我们的能量,而“超我”会帮助我们审视当下的环境和情况,“自我”则是通过自我的调节来更好地满足我们内在的需求。所以当你大脑停不住思考时,不妨可以把他们都写下来,然后以第三者的角度静静地看见自己的这些想法,并允许它们的存在。当你开始允许它们存在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慢慢地开始变得柔软了,而不再是紧绷的状态,这种时候你才有可能有力量去面对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
提高专注力的方法——不断练习专注临在
我们的专注力之所以不能集中,往往是因为我们人在当下,而我们的思绪在过去或者是未来。试着把自己的感受和注意力放到当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仔细感受食物的味道,它在你嘴里的感觉。做一件事,我们就专注于当下的这件事情。通过不断地练习,能够很好地提高我们自身的专注力。
最后,附上一条我亲测有用的建议:想太多的时候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就去运动吧!大脑累了就让身体动,身体累了就让大脑动。
我是爱拍照的咔擦T,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