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说自己的想法,仅供参考哈。
说一下原生家庭。早先,我总是会从原生家庭去为自己的性格追根溯源,在我们还未形成自己的认知之前,原生家庭的确给了我们不容忽视的影响。可是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我渐渐放下了对原生家庭的追溯。
父母在他们的世界里,也带着自身的局限,他们那一辈或许更缺少关爱,更缺少认同,他们同样带着原生家庭的伤走进婚姻,在他们的婚姻生活里,可能没有多少机缘或者说觉察,去认真审视自己的状态,这不仅是他们自身的限制,也是社会环境的限制,他们只是依循了从他们的原生家庭模式而来的方式经营自己的婚姻。
我们似乎从原生家庭中得来很多伤,这是我曾经的想法,但后面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一,父母想不想做一对好父母,想不想要一段好的婚姻,我想没有谁会说No,他们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给到我们好的生活,尽管有时候是他们以为的好,但从他们的角度,一定是想给到我们的,对不对?所以与其抱怨,不如感恩,谢谢他们在夫妻相处不太和谐的婚姻里,依然将我养大,这是多么不易的事情。
父母没有主观想要把不好的影响给我们,或许有人说他们主观不想,但确实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我们,是,换个角度,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接受这个不好的影响呢?父母的关系,他们的牵扯,他们的相爱相杀,我们可不可以划出一条线,这是他们要去面对的事情,而我可以决定自己不受他们的影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界限。我可以决定我的心灵不受伤害。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用这个界限,让自己远离了原生家庭、同事朋友、伴侣孩子等很多关系中的牵扯。在界限分明中,其实会更冷静的处理关系,情绪按钮不会一触即发。
再说一下亲密关系。说实在,婚姻里没有多少对三观完全契合的夫妻,毕竟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所谓神仙眷侣,我认为那是因为他们对婚姻的共同目标一致,并对如何达到这个共同目标形成了共识,比如说我们的初心是要婚姻长长久久,那在几十年的婚姻生活里,如果出现了冲突,我们会去思考,这个冲突与我的初心是否相背,我们该如何化解才是与婚姻的目标一致。
如果婚前已经有如此多的问题,我觉得寻个氛围好的机会,心平气和地和男朋友好好谈谈,能否达成对婚恋的共识?如果两个人目标一致,并愿意朝这个目标行进,在中途遇到问题,能不能积极、正向地去解决?如果可以,那就考虑往前走,我绝不认同极端的解决方式,尤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办法达成共识,或者说在冲突中,依然我行我素,那大家就好聚好散。不要把目前就已经出现的问题,寄托在婚后会有所改观的期待上,自己要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也不要因为年龄而忽略其它问题的存在,更不能因为对方一个不同于父亲否定指责的特性而觉得自己所托有望,婚姻中的两个人是伙伴,伴伴,意味着在这段关系中,是要共同去经营,要有共同的目标这样的共识。
还有,婚姻最忌把自己的期待放到对方身上,不要觉得我托付余生于你,你就应该如何如何,这样的观念之下,也很难幸福,自己都把幸福的主权交给别人,那对方的幸福又该何去何从呢?他哪天不堪重负,撂挑子不干了,我们自己把自己推到了一个受害者的角色。这个在婚姻中也是很常见的模式。
所以,从原生家庭的框架里走出来,成长自己,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理性地去对待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清晰了,在哪样的关系里才都会处之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