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孩子睡觉总找老人,让做妈妈的我很沮丧该怎么办?

题主你好,我是答主曲慧东,一个喜欢用意象说话的心理咨询。

题主的宝宝选择跟老人睡,尤其是半夜醒来又会去找老人,这种和妈妈不亲的感觉,让题主很失望。作为妈妈,我能体会题主的心情,不过,如果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宝宝的行为,也许会让自己好过一些,也能找到解决的途径。


从宝宝的需要看,亲近老人是孩子安全感的需要。从你的描述看,姥姥和奶奶是在孩子的主要照料者,从呱呱待哺的婴孩到现在可以有沟通有互动的小可人儿,姥姥和奶奶为宝宝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当父母无法有耐心、有时间给予孩子陪伴时,老人就成为孩子的主要照料者和运动玩耍的陪伴者,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需要这种稳定的安全感。当夜晚来临时,从原始人基因里遗传下来的对黑暗的恐惧,让孩子无意识地做出要找到“安全基地”来保护自己的行为。因此宝宝去找老人睡,是孩子对安全感的自然选择。


从奶奶的经历去理解。你会不认同奶奶曾经带她儿子的方式,我能理解,不过我们也需要承认,在当年的环境下,会有很多母亲要面对太多的不得已,奶奶这样说可能更多出自于对当年的愧疚。我觉得她的内心其实是矛盾的,一方面觉那样带她的儿子也没出什么大问题(可能看起来还更“独立”),另一方面母亲的本能也会让她深深地自责。她做出一些推脱的行为也许并不是本意,恰恰是矛盾的心理让她怎么做都不安稳。如果你能放下对奶奶的防备,和老人坦诚地交流育儿观,对孩子的成长会更有好处。


从你的困惑看可能性。题主可能陷在了一个误区中,认为时间可以改善现状。在陪伴孩子的这件事上,奶奶姥姥能付出时间,我们要出去工作, 无法付出更多的时间,这就是事实。但这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陪伴的质量而不是时间的长短。没有长时间陪伴的遗憾是无法补偿的,现在能做的就是高质量的陪伴,哪怕只能陪孩子玩10分钟,全身心的投入也是可以被孩子接受到的,父母也会在这种全身心陪伴中获益良多,因为我们成年人也很久没有好好玩过了。在这个过程中,累积的不是时间,而是孩子对安全感的需要,我们要获取孩子的亲近,就是让孩子对我们逐渐产生安全感。


你能承认自己当年在照顾小宝宝时的焦虑和恐惧,这很好,但我们是不是只顾着看到自己担心的、没有的,而忘记看看自己有什么呢?我们不是学完如何当妈妈才有了宝宝的,恰恰是宝宝的出生激活了我们内在的母性,让我们看到更加全面的自己,也许相信自己的本能,要比学会那些技能更重要。


关于育儿,有很多能说的,也有很多的书、视频在介绍。我想无论怎样,都离不开“爱”。与其纠结孩子亲近谁,你只需要知道,孩子的安全感影响着他爱一个人的方式,,他爱他的家人,你也爱他,这就足够了。


祝好!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