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作为刺猬,你不是要拔掉刺,而是寻找刺的方向(作为刺猬,你不是要拔掉刺,而是寻找刺的方向英语)

琳达问我今年做过最有趣的事是什么??我想了想说:就像采访你一样采访了一个同性恋。?她笑了笑,说很好。?她的笑容温和而恬淡。?琳达是典型的南方女生,身材娇小,浑身散发着温柔。?虽然她说AA制,我还是在她带孩子上厕所时抢先付了款。?琳达有一对可爱的混血儿儿子,不是双胞胎,但依然很相像。?孩子的爸爸是一名法国人。01周一吃完晚饭,今晚没课,琳达对丈夫说:“我出去跑步了。”?他们在7年的婚姻中已经磨合得很好,她知道丈夫能够单独把两个孩子照顾得很好。?而她,需要有自己的时间。?一个人法国读研的三年,让琳达养成了跑步的习惯。?她说:“那段时间,学会了两件事,一个是看书,一个是跑步。”?她去法国读研,大部分原因确实是为了丹森,但她知道不去读研,她此生必定有憾。?尽管漂洋过海到了他的家乡,但两人依旧是分居两地。一南一北。?她在巴黎以北的学校里努力学习,他在里昂以南认真工作。?坐火车需要好半天时间。他们一周见一次面。?两个人都很平和,相处中也没有什么摩擦,琳达发现这个法国男人一年发不了三次火,好似一面平静的湖水,总是激不起浪花。?记忆中他生气最厉害的一次,一个人开车从她宿舍离开,手机一直关机,琳达无论如何联系不到他。直到第二天,他才开机回复说自己没有走高速,而是沿着小路慢慢开,慢慢思考两个人的关系。?数着相逢日子的时间,过得总是飞快。?临近毕业,签证快要到期,琳达急需找到一份工作才能够留下来。?那段时间更多的都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前往面试的路上。?有时,丹森会在周末开车带她去提前认识路途,然后周一她一个人去面试。?最终,她找到一份实习生的工作,但只能实习一年,她面临人生重大选择。?她说缘分似乎一直在逼着他们做决定。?丹森依旧没有表示,她终于忍不住了说:“你还不跟我结婚吗?”?作为一个中国女孩,似乎不该由她来问这个问题,但直面分手和回国的严肃问题,这句话也是给自己一个了断。?毕竟从相识到相恋,从中国到法国,这段感情维系得太不容易了。?毕竟这份感情已经七年了。?七年,她身上的细胞都已经全部焕新了一遍。?最终,他们圆满了这段长跑的跨国之恋,在法国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只是琳达的家人都没能到场。02和丹森的相识是在琳达在外贸公司上班时,在那之前,琳达从未想过自己会踏上异国恋的道路。?相识时,她在温州,他在象山,是法国公司调任到象山做运营总监的。?相恋后,她也来到象山工作。两个人开始了甜蜜的同城热恋。然而,或许遥远的爱情都要经历多一些考验。?他突然收到公司通知要被调回法国。?此时,他们即将面临第一次考验。?丹森对她说:“你来法国吧。”?琳达心动了,读研是她想过的。?最终她作出了人生重大的决定——趁还拼的起时再拼一把,不管是为了事业还是爱情。?接下来开始到处询问了解留学事宜。最后选择了上海,一个人租房,闷头苦读再来一年。学费全部是自己几年攒下来的,没有多余,必须尽快通过雅思考试。?这一年,丹森在地球的另一端等着她。?她望着西方,想与他的目光相遇。?时光没有负她,因为她足够努力,或者可以说是她自己不负自己。?她很快通过了雅思考试。?她来到法国,来到了他的国土上。?丹森安排母亲到巴黎机场接她,那是一个儒雅的法国女人,她把琳达接回了自己家。?琳达考取的是法国北部的一所院校。虽然一南一北,但每周可期。?她徜徉在知识的殿堂,周末丹森会过来,带她捕捉法国的每一寸光阴划过的痕迹。?他们在比萨斜塔下拥抱过,也在乡村小径亲吻过。?琳达看到了这个国家优雅浪漫的容颜,也看到了它平淡烟火的模样。?她爱这片热土,当然这多少和她爱着这个法国男人有关。?实习一年后,他们举办了婚礼。?虽然由于种种因素父母没能到法国参加自己的婚礼,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而其实在过去,她并未曾预料到自己有一天的反叛式独立。03“哇!姐姐好优秀好棒哦!”?这是琳达从小到大经常听到的话,主人公是自己的双胞胎姐姐。?姐姐从小都是所有人心中理想的样子,占据着所有光芒。?而琳达,就站在姐姐灿烂光芒的阴影下。?两个外貌无比相似的小女孩,内心却越来越远。?没有人愿意一直活在黑暗里。琳达也曾用尽所有努力,想要自己品学兼优,但应该是在娘胎里和姐姐分到的营养成分就不一样吧,自己就是够不到优秀的爬梯。?琳达慢慢把自己收拢了起来,像刺猬那样,将自己裹得紧紧的。?从此,阳光便很难照射进心里。?中专毕业后,琳达选择一个人从南方来到寒冷而遥远的北京。她没想过自己能不能适应。?又或许只是远离某种环境的渴望远远超过了对未知的恐惧。?灵魂一旦被攫住,是很难挣脱的。?可是我们生来就为了被捆绑吗?琳达每天都会问自己。?一定不是这样,她相信,却又找不到出口。?毕业后,琳达依旧回到南方,选择了她对口的专业,做外贸。?把自己投入工作,是琳达极其享受的,慢慢的似乎在工作上找到了阳光照进来的缝隙。?琳达回家的间隔逐渐拉长,她希望阳光尽快把自己治愈,以面对那个会让自己缩小的环境。?她爱上看书,看心理学,看阿德勒,她觉察自卑觉察自己的内心,也慢慢剥开黑暗的罩衣。?当丹森出现时,琳达也觉察到自己内心张扬与冲破某种东西的渴望。04时光总要颠簸,才有独特的褶子。?婚礼结束后,琳达本以为自己就此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发芽了,万没想到丹森再一次接到被调回中国的通知。?琳达再一次回到自己的国土,回到宁海,作为跨国婚姻的女主人公。?这一次,一待便是7年,他们在前后两年拥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有着混血儿特有的外貌。?琳达没想到自己会走上相夫教子的道路,她曾经无数次的想象自己身着西装,叱咤商场的样子。?说这些时,我看出她终究是有遗憾的,但这份遗憾远不能撼动丹森带给她的幸福。?丹森有着超乎她想象的生活能力,除了喂奶,他几乎全能。?在教育上,他也有着自己的态度和方法,比如如果两个儿子吵架打架,不管谁对谁错,统统先站墙角,站完再说。?在生活上,丹森也有着自己的价值观,他可以节约到一件衣服穿十年,也会斥资上万去买一个热衷的电子产品。?他有着独立的人格,是琳达潜意识里被吸引的地方,“每年都可以从他身上发现新的闪光点,学到新的东西。”说这话时,琳达抑制不住幸福的洋溢。?丹森爱看书,琳达后来的看书习惯就是受丹森的影响。?在丹森面前,琳达很多时候是只需要欣赏和同意的点头即可,无需过多的操心,就像丹森会把他们的小家当作公司来打理,他甚至做好了家里未来四十年的现金流。?他们每年会回一趟法国,琳达心疼丹森的远离故土,也欣赏婆婆的优雅独立。?婆婆这两年在努力地学习汉语,特地请了一位家教,只为了更好地和两个孙子沟通。?她爱子,却不依附,爱子,却保持独立。?然而作为中国传统的女人,琳达的母亲心底还是不太能接受自己女婿是外国人这个事实的,虽然出于修养嘴上不言语,但让自己和他相处还是比较有困难的。?“生个女儿白养了!”是琳达在婚后经常从母亲嘴里听到的话。?琳达想若是过去,自己一定很受伤,按着自己的伤口舔着妈妈的刺。?但如今不是了,这些年,她找到了自己,她站起来了。?她会自然地笑着说“你说白养就白养了。”母亲的刺已经不太能扎伤自己了。?母亲也发现,那个曾经温顺的小绵羊,如今已经是一头强大的角羊了,虽然有些不习惯,但她也慢慢适应了。?人是有着强大的适应力的,自己对一个人的态度如何,很大一部分是决定于对方自己树立的形象的。?女儿的形象越来越独立坚挺,母亲反而越来越听她的话。?去年,母亲被查出早期癌症,所有人都顺着母亲不去治疗,只有琳达坚决让她去医院化疗,让琳达自己都惊讶的是母亲却听了她的话,乖乖去治疗了。?在后来的日子里,母亲也已经接受这个法国女婿,并学会了如何相处。如今,琳达自己开了一家法语培训班,为了兼顾事业与家庭。在丹森工作时她备课,丹森下班时,她上课。?在没有任何老人的帮扶下,两个人轻轻走过八年。?“一切都在变好。”琳达说。?“因你的变好而变好。”我说。再尖锐的刺猬都不应该是拔掉自己的刺去生存,而是去寻找刺的方向,顺刺而开,花团锦簇。?作者:漱文责任编辑:一只梨

55

打赏(2)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