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为何中国父母总爱践踏子女的心意?(为何中国父母总爱践踏子女的心意呢)

逢年过节,本是温暖感恩,其乐融融的。但有些人,就是有本事把“节”变成“劫”。今年父亲节,就有一条新闻冲上热搜:看评论,这绝不是极端个案。生活中,更是经常听到人抱怨:渐渐的,节日干脆不送礼,不问候。是这届的年轻人变得“不孝”了?还是压抑已久的表达?或许都不是。今天,壹心理来和大家聊聊:被父母“糟践”的心意。01至亲之间,为什么会“爱在心口难开”文章开头的热搜里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这位朋友在父亲节,送了爸爸喜欢的白酒。很明显,投其所好的动机是希望爸爸开心。节日送礼或者问候,本质上是具有情感连接意义的表达方式。为什么要拒绝?从不给父母送礼问候的子女的角度看:在没有矛盾的情况下,一种可能是:这并不是他们长期习得的情感连接方式。内敛,是我们的几千年的文化之一,也会让我们形成一种既定而成的表达,那就是“把爱藏在心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爱,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爱。我的朋友小张就出身于这样的家庭,家人之间不送礼也不说“爱”,但逢年过节一定会聚在一起,有困难的时候家人也一定会不遗余力的相帮。不说爱,家中仍然是弥漫着温暖。另一种发生在子女身上的原因在咨询室里很常见,也就是童年阴影的问题。就像那句名言说的: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影响到情感连接的童年阴影有很多,可能是父母缺位,校园暴力,也可能是被忽略,被抛弃又或者是遭遇过强烈的控制、暴力、虐待等等。亲戚李子今年已经30岁,但至今仍然时不时提起小时候妈妈提到的一句:不好好读书,没有人会要你,我和你爸不会要你,也没有男人会要你。当子女明明需要陪伴的时候,获得的却只是忽视、冷淡或者缺位,作为子女自然很难对父母表达爱。又如何再去建立情感连接呢?而从父母的角度来看,造成子女和父母回避情感连接的原因会更明显。拒绝子女的送礼,有可能是无意识的结果。为什么?因为父母自己的成长经历很辛苦,他们不太习惯于“幸福”的生活。他们认可“苦尽甘来”的道理,可大部分时间都在“苦”,“甘”却会让他们不知所措。心理学上把这类型的感觉称之为“不配得感”。在不配得感的支配下,收到礼物反而会浑身难受。如果说潜意识的回避情感连接是父母的成长经历造成的,那么这并不恶劣,也无对错之分。只是时代所限,塑造了我们不完美的父母。但下面的例子,可就不仅仅是客观条件的原因了。我的另一个朋友小王,他的母亲也会“习惯受苦”,但是“苦情”之后总有条件。妈妈生日,在外地工作的小王打回电话,妈妈的回复:我不要你嘴上说得好听,回来就好。可过年带着一堆年货回家,妈妈第一句话却是:我不用这些东西,你管好你老婆就好。怎么做,妈妈都不会满意。一股强大的怨气,通过拒绝的方式弥散出来。小王始终没有想明白,自己两口子到底哪里对不起妈妈?在心理学看来,王妈妈们通过“拒绝礼物”,达成了隐秘的被动攻击和控制。通过拒绝,让子女有了未完成的任务,进而愧疚不已,然后随己所愿。除了以上原因之外,父母拒绝情感连接,还有一层更隐秘的原因:接受子女的礼物,会失去作为父母的权威感和控制感。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淋漓尽致地描述了这种现象。安东尼是一个身患疾病的年迈父亲。尽管他已患上了老年痴呆,经常思维错乱,就连自己最爱的手表放在哪里都记不清。但安东尼仍然会拒绝女儿安妮的一切帮助,甚至只是言语关心都不行。他的一生里披荆斩棘,到了垂暮之年,仍然凭着一身本领维持高高在上的地位。似乎,接受馈赠对于安东尼会带来羞耻感。而女儿的关心,还挑战了他的权威。曾经的他是那么的风光和受人尊敬,但现在却变成了生活自理都有困难的老头。也因此,他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精神世界里,拒绝外界的帮助,包括女儿的情感连接。02至亲的拒绝,自带伤害如果你和朋友小王一样,曾经想要送给父母礼物,但却遭到了一盆冷水回泼;又或者像《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的安妮,被父母无情的拒绝了一切的好意。我非常的理解你的感受,这种经历真的是很糟糕。情感连接被拒绝,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就好像是自己辛苦构筑起来的一个桥梁,本意是邀请父母走上看风景,父母却随手把这座桥拆得稀碎。破碎的,不只是心里构筑的桥,还是子女的自尊,和对父母的爱。强烈的挫败感,让我们更小心,更不敢表达。而父母的嫌弃,甚至还带来了被抛弃的感觉。但,不送礼,不问候,道德约束又会让我们内疚:我们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情?是不是真的是不孝?是不是把父母忘了?明明是一次温暖的互动机会,不论是送还是不送,最终都充满了伤害。其实,节日是否送礼并不是关键。不管是子女还是父母,在这问题背后需要思考的,关键还是在于子女和父母几十年以来的关系相处模式是否带有“伤害属性”。03至亲的爱,不应有障碍如果真的有,又该怎么办?3个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首先,加强自我的觉知。在情感连接的议题上,自我觉知首先是在“送,或不送”的认识。节日给父母送礼是否是唯一的关爱表达?不送礼,子女是否就一定需要愧疚?其实,我们只需要找到全家适应,且不带伤害的关系相处模式即可。就比如朋友小张,他们的一家既定而成的表达方式不是送礼,而是过节聚会。一顿饭,一通家长里短,足矣。再比如《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安东尼需要的是权威感的维护,年老和病痛打击了他的权威感。他拒绝的背后,是不愿面对和逃避。此时的安妮需要觉知的是:不管是提供帮助,还是送礼,自己都不会获得认可。如果安妮自责于没有做好女儿的责任,或者不断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结果也就是内耗到筋疲力尽。其次,是对于关系相处模式的思考。我们可以列出来,平时会怎样相处,然后针对这些相处模式分类:怎样相处会产生矛盾,是否会有其他的办法。就像小王,母亲通过带着关系控制的目的拒绝他的好意,这透露出的信息是:母亲没有同意儿子的离开,也就是拒绝母子分离的相处模式。所以小王的关键应该在于,如何让母亲逐渐接受自己已经进入独立家庭的现实。他们的关系相处模式需要从未分化的家庭,转化为两个独立且有交集的家庭。关系相处模式的改变并不容易,需要坚定的决心,长期的引导和沟通,必要时还需要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朋友小王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他在了解妈妈深层未表达的诉求后,干脆利落地选择了——逃。王妈妈非常不适应,不明白一向乖巧的儿子怎么突然翅膀硬了,一哭二闹三上吊不说,还逢人就说这对小夫妻的坏话。但慢慢的,王妈妈发现这些招数都不奏效后,也开始去寻求养花、种菜、跳广场舞之类的其他情感寄托。退休在家的王爸爸,也开始试着弥补多年来的缺位。她慢慢开始明白:并非在身边的陪伴,才是陪伴。04写在最后听起来挺容易的,对吧?但在现实生活里,小王一家在争吵中,用了差不多3年的时间,才整理好亲子的边界。而《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安东尼在打开心门之前,也无数次折磨得女儿不堪重负。是的,这一切都很难,其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辛酸,甚至揭开伤疤,重新面对过去。甚至对许多人来说,干脆利落地斩断关系,逃离有毒的父母,不失为更好的选择。但是,在你有边界,有力量,觉得自己准备好了的时候。不妨再去试一试吧。毕竟,就像萧伯纳所说: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世界和我爱着你。- The End -尤里?| 作者张敬、青橙?| 编辑网络| 图源作者介绍:尤里,中山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双学位,持证10年的心理咨询师,西藏巴松措仓央精品民宿老板,学术、自在和生活的践行者。责任编辑:一只梨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72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