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彦彬策划:蔺秀云撰稿:谢彦彬排版:李欣霏图源网络:侵删来源: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我从小缺爱, 希望有一个人可以给我很多爱。』『我有心理创伤, 希望找个人来治愈我的创伤。』『我心里有个很大的缺口, 需要找个人填满它。』当我们在网络上搜索“情绪价值”一词, 我们可能会看到“需要找一个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伴侣”、“因为ta无法给我提供情绪价值, 所以我们分手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情绪价值看起来好像就是亲密关系中一方给另一方提供的资源, 可以让个体获得疗愈, 人们对于情绪价值的需求似乎跟“我想找个有钱的对象”异曲同工。到底什么是情绪价值?情绪价值=“矫情”?情绪价值=把伴侣当作“情绪充电站”或是“情绪垃圾桶”?01?什么是情绪价值?情绪价值(emotional value)最早是经济学和营销学领域的术语, 后延伸到亲密关系中, 指的是亲密关系双方感知的情绪收益和情绪成本之间的差值, 即情绪价值=情绪收益-情绪成本(Bailey, 2001)。这里的“情绪收益”指的是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 比如愉悦、幸福或安全感等; 而“情绪成本”则为负面情绪体验, 例如伤心、生气或感到被欺骗等。由此我们推论, 亲密关系中如果情绪收益>情绪成本, 即获得了正向的情绪价值,?这段关系也就更可能维持下去并逐步深入; 反之, 如果有一方甚至双方都一直处于不断付出、不断内耗却得不到想要的回应的状态, 即情绪收益<情绪成本, 则不利于关系的维持。02情绪价值=“矫情”?——情绪价值是“必需品”有些人或许会认为, 对情绪价值的需求其实就是“矫情”, 情绪价值并不是一段感情的必需品。实际上, 有研究表明情绪价值对于关系的维持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Seven, ), 并非仅仅是“奢侈品”, 而是“必需品”。1.情绪价值 vs 物质价值当亲密关系中情绪价值和物质价值难以两全的时候, 你会作何选择呢?《小妇人》中的梅格曾经就面临了这样的两难处境。在那个人人都想挤进上流社会的年代, 她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嫁个有钱人, 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定会坚定地选择物质价值。但是, 梅格最终的选择, 是爱情。布鲁克没钱没地位, 遇到她的时候连个稳定的工作都没有。但布鲁克爱上的是她面具之下真正的自我,她找到了一个可以让她卸下面具生活的港湾。毫无疑问,在这场情绪价值和物质价值的角逐中,梅格选择了情绪价值。2.为什么情绪价值对于关系的维持如此重要?20世纪60年代, 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Homans, 1958), 认为人们的社会行为都可以被看作是社会交换, 而交换行为的目的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人的活动就像“商品”, 人们从他人身上获得“收益”, 同时也需要付出“成本”。这里的“收益”和“成本”可以是物质的, 也可以是精神的。因此从这一视角来看,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人的价值=物质价值+情绪价值,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持离不开势均力敌的价值交换(安丽霞, 2007)。情绪价值和物质价值同等重要, 生活中很多关系离不开物质价值的维系, 但同时,?情绪价值却是维持一段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的必要条件。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不难推论,?一段关系能否长久地持续下去, 取决于双方的付出和收益是否对等。如果其中一方做出某种行为后没有得到预期的反馈, 那么交换就不成立, 该行为也就不会长期继续下去。同理, 在亲密关系中, 如果其中一方不断付出却迟迟得不到预期中的反馈, 那么这段关系也就很难长久维系(邱珊, 2010; 安丽霞, 2007)。03我们可以把伴侣当作 “情绪垃圾桶”吗?我把你当最亲近的人, 你却把我当成情绪垃圾桶?——这是亲密关系中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在很多人的惯常思维中, 在遇到负面情绪困扰的时候, 伴侣理应承担起“树洞”的角色, 听对方倾诉, 给予其安慰和支持。这种寻求安慰的想法本身没错, 但试想一下, 如果其中一方一直将另一方当作“情绪垃圾桶”, 不断索取情绪价值, 人总有承受的极限。长此以往, 就可能将彼此之间的关系推向破裂的边缘。因此, 希望伴侣为自己提供情绪价值, 并不等同于将ta当成“情绪垃圾桶”。1.倾诉本身没有问题——倾诉是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将个体告诉他人自己的信息, 以及真诚地分享自己秘密的感受与想法的行为定义为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因此, 伴侣之间的倾诉可以很好地拉近彼此的关系(Jourard & Lasakow, 1958) 。甚至有学者将亲密关系描述为通过自我表露和对方回馈的动态交互过程而发展起来的关系, 即个体向伴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收到对方的回应, 并将这样的回应解释为理解与关怀(Laurenceau et al., 1998)。2.为什么不能将伴侣当作“情绪垃圾桶”?——倾听是心理能量的消耗很少有人会在陌生人面前各种吐槽, 但在最亲近的人面前, 说话就可能肆无忌惮了。我们很容易因为关系太亲密, 而渐渐忽视了“边界感”。对于伴侣的信任, 会让我们忍不住把所有的委屈、抱怨和盘托出, 不怕暴露最狼狈的一面, 而同样因为这样的信任和亲近, 对方往往不会拒绝这样的倾诉, 只能想尽办法安慰。但是,?倾诉者的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倾听者, 倾听、共情和安慰也需要消耗很多的认知资源, 是对心理能量的一种消耗。“情绪垃圾桶”因亲近而产生, 但也因亲近而变质, 变得像是隔着一道屏障, 慢慢疏离。因此,?自我表露不是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 就算是伴侣之间也需要对自我表露的信息交换程度加以控制, 这有助于维护人际关系中的隐私边界(Derlega & Chaikin, 1977)。04我们应该如何给他人提供情绪价值呢?1.先让自己真正长大——情绪成熟辛德勒(2013)认为, 情绪稳定是成熟的标志之一。在人际关系中, 面对情绪困扰的时候保持理性, 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情绪是对自己和关系负责的表现(司长河, 2014)。充当“情绪垃圾桶”甚至治愈心灵创伤是出于爱的行为, 并不是伴侣之间的义务,或者一味地要求伴侣成为情绪宣泄的“沙包”。在现实生活中,情绪成熟的人往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Allen, 2011):1.?负责——为自己的负面情绪负责, 也为自己给他人造成的负面情绪负责。2.?有适应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适当的场合做出合适的反应。3.?给予——在情感上不仅仅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 也要学会体察并共情他人的感受。2.打开情绪表达的正确方式(一) “告诉我你的感受,好吗?”——情绪表达的重要性也许受到传统文化中“喜怒不形于色”等观念影响, 中国人在人际互动中较多采用情绪表达抑制策略, 并不善于用言语表达情感。关于夫妻关系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夫妻常常因缺乏正确的情绪表达而引发冲突(周婷, 王登峰, 2012)。成人依恋理论认为, 伴侣之间的情绪交流与回应形成了双方的情感联结, 畅通的情感联结需要双方告诉对方自己的动机和需要, 而在其中一方表达情绪和需求的时候, 另一方需要给予恰当的情绪反应。比如当ta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 另一方要做的是体察ta的情绪、尝试共情ta, 并给予合适的言语反馈。否则, 就可能导致双方情感的疏离, 进而演变为抱怨、冷战或争吵等形式的冲突。(二) “谢谢你,?亲爱的”——不要吝啬表达感恩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发现, 当你的付出得到了对方真诚的感谢时, 我们会感到满足和愉悦。研究结果表明(Algoe et al., 2008),?感恩有助于促进亲密关系的发展, 一个人的感恩和表达感激的程度都与他自己的婚姻满意度显著相关。此外, 交叉伴侣分析表明, 个人感受到的感激也能预测配偶的满足感(Gordon et al., 2011)。情绪价值不是“矫情”,情绪价值也不等于单纯地把 ta 当作“情绪充电站”或是“情绪垃圾桶”。两个人的相遇或许有千百种缘分使然的可能,但每一段关系的维系则都是细水长流的同心同行。参考文献:安丽霞. (2007). 霍曼斯交换理论背景下夫妻关系的尝试性描述.?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6(2), 22–26.邱珊. (2010). 与霍曼斯交换理论的比较看布劳理论的发展.?才智, 15,?167–168.司长河.(2014).什么是情绪上的成熟.?家庭医学(下半月)(12), 41.约翰·A·辛德勒[美] 江月(译). (2013). 情绪稳定:检验成熟的标尺.?现代阅读, 8,?89–89.Seven(). “年下恋”:情绪价值是关系核心竞争力,?中国妇女报, 2(7).周婷 王登峰. (2012). 情绪表达抑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 65–68.Algoe, Haidt, J., & Gable, S. L. (2008). Beyond Reciprocity: Gratitude and Relationships in Everyday Life.?Emotion (Washington, D.C.), 8(3), 425–429.Allen, R. (2011). How to Become Emotionally Mature.?Rogerkallen.comBailey, J. J., Gremler, D. D., & McCollough, M. A. (2001). Service encounter emotional value: The dyadic influence of customer and employee emotions.?Services Marketing Quarterly, 23(1), 1-24.Derlega, V. J., & Chaikin, A. L. (1977). Privacy and self-disclosure in social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3(3), 102-115.Gordon, Arnette, R. A. M., & Smith, R. E. (2011). Have you thanked your spouse today?: Felt and expressed gratitude among married couple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0(3), 339–343.Homans, G. C. (1958).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3,?597-606.Lambert. (2010). Benefits of Expressing Gratitude?: Expressing Gratitude to a Partner Changes One’s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Psychological Science., 21(4), 574–580.Laurenceau, Barrett, L. F., & Pietromonaco, P. R. (1998). Intimacy as an Interpersonal Process: The Importance of Self-Disclosure, Partner Disclosure, and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in Interpersonal Exchang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5), 1238–1251.Johnson. (1999). Emotionally focused couples therapy: Status and challenges.?Clinical Psychology., 6(1), 67–79.Jourard, S., & Lasakow, P. (1958). Some Factors in Self-Disclosure.?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1), 91–98.作者简介:谢彦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级本科生。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北师大家庭与儿童发展实验室,我们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专注于中国婚姻与家庭研究,致力于将实用有趣的学术成果分享给大家。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官方微信平台(预约电话:010-58804477) 2、首期中美联合家庭治疗系列培训官方微信。
原作者名:
谢彦彬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原文标题
情绪价值,或许不是你想的那样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