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楼主,您好!
我是壹心理倾听师邢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平时在接听平台倾诉电话或日常工作时,有时也会被问到您相同的问题。我想先直接回答您的问题——
可以和医院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做朋友吗?
答案是可以的!如果不可以,那心理咨询师多惨啊,总不能因为成了心理咨询师,就成了这世界没有朋友的人吧。
但您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要么和TA成为朋友关系,要么和TA建立咨访关系。如果做了朋友,TA就不能成为您的咨询师为您提供咨询服务了,同时,对于朋友关系的建立,也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学习压力大,马上要初三了,有中度偏重的抑郁和焦虑,因为就是觉得心理咨询师是为数不多的能倾听我的话的人
学业的压力加上青春期的多思迷茫,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孤独感,相同处境的同学因为经验缺乏,没法给予你支持和力量;有人生经验的父母、老师可能又不太理解你,喜欢教育你,讲道理。
而咨询师对你的倾听,建立在专业的基础上,即能尊重你、理解你,也会给您很多的启发和力量。这就会让您产生一种想法,如果这么能倾听我的人成为我的朋友该有多好啊!
其实,当你和TA成为朋友后,你就会发现,咨询师并不象你之前所看到的那样了。你之前认识的TA,其实只是TA职业的一面。
心理咨询道德守则明确规定:不能与来访者开展两层乃至多重联系。做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一定会谨守心理咨询伦理守则。如果TA成为了你的朋友,还为您提供咨询服务,这就说明TA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咨询师,那就无法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了?
伦理道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规定,也是因为在这个职业长期发展中,发现一旦突破双重关系,的确会对双方带来伤害。
朋友关系和咨访关系有什么不同呢?
【两种关系注重的利益不同】
朋友关系是互惠的,而咨访关系中来访者的利益是第一位的。
我们与朋友相处,不总是愉快的,有时我们会因为不同意见、情绪状态或是各自处境不同,会争吵、发脾气,朋友在相处中相互照顾到彼此的利益,单方的付出是无法长久的维持关系的;
但是咨访关系中,咨询师需要把来访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偏见带入到咨询关系中。所以心理咨询界有句话叫:“来访者永远是对的”。
【两种关系的立场不同】
朋友关系是“你、我”的立场,“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也是被允许的。如果朋友愿意,会站在你的立场为你考虑,为你付出,如果不愿意,想站在自己的立场,也是可以的。这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的自由权。
咨询师是客观的立场,即需要看到你,共情你,不能评判你,也需要不失客观立场。
【两种关系目的不同】
朋友间产生了情感,相处是无目的性的,也是不受约束的。朋友之间可以吵架、分享。都是以自然人的方式联结的,没有明确目标。
咨访关系中,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治疗联盟,与你一起把目标始终放在咨询目标上。专业的训练,可以让他们在工作的关系和环境下,保持始终如一的稳定状态。
【两种关系方式不同】
朋友关系中,如果你遇到了什么难事,朋友会给你具体的建议,帮你出主意,也可以“路见不平替你出头”,如果不认同你的做事方法,也会按TA的个性随性处理。
咨询师是引导你自我探索,自已发现问题,看到你自己的渴望,帮助你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获得领悟,最终实现行为或者认知上的改变,发展出你自己的能力。
双重关系引起角色混乱——
如果即做朋友,又做咨询师,那么角色的混乱,会让你们即无法真实的做自己,影响友谊,也会让咨询本身失去空间基础,影响治疗效果。
所以,您要将朋友和咨询师分开来,建立单纯的关系。如果TA也愿意,那么你们就做单纯的朋友,或是
寻找有同样兴趣的伙伴,建立朋友关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在您个人身心健康方面,您说现在是有中度偏重的抑郁和焦虑,不知道是否去三甲医院精神科做过诊断?您可以寻找与您匹配的咨询师帮助您,您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体验,对您个人的身心健康和您更深入的了解心理学是很有益处的;
相信您走过这一段经历,一定会有丰厚的收获!祝福您!世界和我爱着你!